APP下载

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及教学方法研究

2016-04-29孟庆光

知识文库 2016年7期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并试图找到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传统课堂课内与课外的界限相对分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与学生集中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移动互联网使得课堂突破了教室这个有限的空间,让学习更加开放。学生的学习不再像原来一样只发生在课堂上,而是会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呈现出以下特征:

1、学习渠道的多样化

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每天我们通过网络、报纸、新闻媒体等不同的渠道获得成千上万条的信息,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下,大学生获取知识都是通过“无电”实现的。不管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板书、口头表达等方式,还是大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和跟其他讨论来获取知识,大学生面对学习对象的人或物都是“无电”的。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主要通过 PPT 的方式来完成的; 部分阅读, 甚至很大部分,则是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阅览器来完成的; 跟他人交流的方式很多也是通过 Email、 聊天工具等来实现。而这些都使得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对象是 “有电” 的。互联网替代了传统的以纸质为典型代表的获取知识方式。

2、学习方式的便捷化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 “有电” 学习方式代替 “无电” 学习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无电”学习,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 “有电” 学习工具具有知识大、廉、快的特点:首先,“大”主要指知识量储存量大,互联网上的所覆盖的信息几乎包括了人们工作与生活所需各类信息;其次,“廉”是指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最后,“快”指相比以往以通过借阅或购买书籍、 实地考察等的方式,人们现有获取信息的速度大幅提高,也更为便捷。

但是,互联网同样也存在诸多问题:第一,互联网上的信息虽然丰富,但这些信息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学生难以获得系统的、科学的知识;第二,互联网上的信息的准确度和真实性令人堪忧,学生获取的知识不能保证绝对的正确,这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误导,耽误学生的时间;第三,电脑、智能手机的出现也使得大学生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通过百度等搜索工具来借鉴别人的经验。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扼杀,创新意识也会消失殆尽。

3、学习内容的碎片化

在碎片化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所得到的信息多呈现出重复、 琐碎、不系统等特征,信息的简单复制和传播远多于包含独立思考的内容,日趋严重的“信息泡沫”现象容易促使大学生养成走马观花的阅读习惯,使得搜索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标题式阅读逐渐成为大学生主要的阅读方式,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已进入了“浅阅读时代”,即“从文字阅读走向视觉阅读,从知识阅读走向娱乐阅读,从纸媒阅读走向网络阅读”。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教学方法研究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问题与挑战,但是,教师不能因噎废食,而应扬长避短,让新技术为教育改革带来新突破。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尝试:

1、巧妙利用网络,让网络服务于教学

不可否认,网络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方便。面对网络带给教学的巨大变化,不同学校也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法。有的学校把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对其趋之若鹜,为了防止学生上课时沉迷手机网络游戏、购物等,有的学校要求学生上课时将手机上交,下课后再拿回;有的学校干脆就不允许学生上课带手机。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上课沉迷手机的现象,但是时间一长,学生马上就想到了应对策略。比如学生会购买两部手机,一部上交,一部留用;还有的学生虽然人在课堂,心不在课堂。因此这种方法不是长久之计。笔者认为,与其“堵截”,不如“疏导”。教师巧妙利用网络,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之中,让网络服务于教学。

2、科学设置学习任务工单,让网络引领教学

当前,各个高职院校纷纷展开了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尝试使用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等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的置教学任务工单,将学生课下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填空、选择等多种方式设置出来,由学生课下完成。这个时候,互联网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教师的布置的任务可以是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也可以是在网上观看相关的微课、慕课视频,还可以是通过网络进行问卷调查等等。如笔者在上《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时,其中有一个任务是红葡萄酒鉴赏。在设置学习任务时,我布置的课前任务是了解红葡萄鉴赏的方法。很多学生都是课下通过观看网上的视频完成的。教师在课上,再将学生通过网络获得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这比直接将如何鉴赏红葡萄酒效果要好。

3、开发课程资源库及移动手机APP客户端学习平台,丰富课程资源

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满足其随时随地学习的诉求。经过统计,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机,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们的标配。学生通过手机了解国家大事,通过手机获取新鲜资讯。因此,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的便捷性成为了他们的学习诉求。笔者认为,教师应开发课程资源库建设,并开发手机APP客户端学习平台,将课程标准、课程教案、课件,以及课程试题库和课程拓展资源等放到资源库及APP客户端平台,方便学生学习、练习及自我检测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