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6-04-29谷文静
我国早在多年前根据社会发展和岗位生产需要开设了众多的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成为了国民人才培育的一大主力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创并得到迅速扩展,高校间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教育部文件再次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大工学结合力度,凸显学科的实践作用。因此,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由此进入教育界视线范围。工学结合模式是近年提出的新型教育模式,强调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也是国内高职院线培育人才和进行教学改革的导向理念。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工学结合的缺失
实际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的实践理念确实主要体现在:
1.教学模式落后,忽视学习效果
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目标更侧重于职业专业技能的培育。当前国内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期提高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较好的运用英语。然而在实际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仍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重量不重质,即重视知识传递忽视技能培训的应试教学思想。这种缺乏互动性和主动性的灌输教学,使得广大高职生英语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2.教学重点偏差,漠视应用能力
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是考核要点,然而学生的考试成绩一直不是太好,写作和听力得分率尤其低。这两大部分的失分现象,明显反映出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仍然达不到相关要求,必须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重视。而这种脱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往的英语应试教学思想导致了教学重点侧重偏差,对实践应用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单纯的英语测验考试,并不能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分数不能代表学生英语一切学习结果,得高分也不该作为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最终目标。这种应试理念不利于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实际工作需要。
3.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效果不佳
基于国内各地高职院校的总数增加、高职培育行业竞争加剧、历年毕业生人数不断递增等等前提,原本不甚明显的英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教师人员缺乏导致教学负担过重、分身乏术;教学能力较低使得整体教学队伍力量较弱;进一步培训制度的缺失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个人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也引发了师资队伍整体素养参差不齐等情况。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学人才时缺乏完善的机制保障,使得高素养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员的流失严重。校内的后续教师培训和评核体系也不够完整,使得老师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工学结合的策略
1.建立实践目标,增加训练部分
随着对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探究认知,业界逐步认识到重新制定教学目标、转变教学重点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检验。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适用范围广、社会性和实用性很强。因而英语教学的培育目标,应该紧密贴合英语的这一特点,教学学生如何掌握和利用这一交际工具,使用英语获取和传递信息。老师须要引导学生主动使用英语、主动学习英语,让学生明白英语在工作中的实践作用。与此同时,还必须增加英语的使用训练部分,在实践应用中发现问题并得到提升。
2.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应用能力
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特色比较突出,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的岗位需求,学校会设立众多的具体专业。高职英语作为文化课程之一的公共课,不仅要教学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和使用技能,更需要着重培养关于读、听、译的能力,为专业英语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因此,高职英语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笼统的教授必然是不适用也效果不佳的。以商务英语和机械自动化的学生为例,两种专业对英语的具体使用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如果统一教授英语知识,必然影响具体的学习效果。老师须要根据具体专业的特点,对英语教材的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增强对英语的应用能力重点培训。
3.构建双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
老师作为教学环节两大主要角色之一,对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内容导入、知识讲解、检验考核的整个系列过程都有非常重要的引导、纠正和评判作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是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的首要前提和必要保障。由此可知,引入高素养、高能力的英语教师、完善学校英语教学队伍十分必要。除此之外,学校也应鼓励和组织老师定期去具体的公司和单位参与实践锻炼,以便了解具体的实际岗位需要和操作需求,从而有效提高英语教师的个人素养。学校也须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工作,尤其是须要定期对老师进行评审,对积极进取者及时给予奖赏,树立先进模范。高职院校还须要安排老师参与后续教育培训,实现师资水平的稳步提升。还可以适当聘请英语水平较高的在职人员或者外教,丰富英语教学队伍。
工学结合理念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实际社会需求提出的新型教学思想,是一个重大的教学创新,更是为高职英语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英语强调要将知识技能学习和实践应用培训相结合,实现真正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助于学生认知将来工作岗位对英语应用的实际能力要求和技能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具针对性和目标性的提高和完善个人综合素养。对于英语教师,工学结合带来了新的教学思想,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