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4-29阚昱雯孟淑娟
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国 600余所高校将由普通本科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研究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探索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一系列改革,提高学生就业实践能力,这对于推动教学改革和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最近发布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强调确立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全国 600余所高校将由普通本科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也在转型名单之列。学院立足于目前承德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承德市目前及长远利益,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使命是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择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怎样加快内涵建设以利于真正转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构建优化合理的课程体系。总体来讲,培养应用型的英语人才,应遵循“以构建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前提,以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以课程建设为改革关键,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强化教学管理体系作为保证,以建设强大的专业师资队伍为先决条件”的原则。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确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服务承德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教学型、地方性、民族性、应用型、开放式”本科的办学定位,立足承德,面向河北,辐射京津,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民族事业发展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鉴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内外部因素,即社会对旅游、翻译、商贸人才的需求、对毕业生的要求、学校的层次、生源情况、师资力量等综合考虑,目前采用英语+专业方向型的培养方式。这是一种最优化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将基础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方向教育和跨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使课程体系结构模式更趋合理;符合地方性高等院校的学校定位、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即符合地方性高等院校目前的校情。
二、课程体系
其次在英语+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中,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进行科学有机的优化组合,采用以外语为工具、以跨学科专业为方向、目标明确、体系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或课程模块,旨在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构建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共分为四个层次。首先要分析情景与需要。包含学校的外部因素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对毕业生语言能力方面的要求和希望等,学校的内部因素即生源、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其次是对英语课程层次的定位和对学生需求的分析。另外,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自我评估能力以及部分语言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上,确定课程的相关内容,并具体落实到可用于课程教学的材料上。第三,确定课程实施内容及方法。各种具体的问题如具体的教学安排、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实施中各种课程的衔接与侧重、所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与非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都要考虑,并要尽最大努力使发展学生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应协调好英语技能训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既有侧重,又能顾及其它。在教学方法上应全面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确保学生素质全面、知识面宽厚、专业水平高、适应能力强。
三、考核形式
调整考试、评估的形式和内容。制订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加评价过程中应用能力部分权重,监控学生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成就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相结合,取代传统“一张卷”模式。成就性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由任课老师进行过程性成就测试,反映学生学期内各阶段课程技能知识水平和学习成果。选拔评价采用终结性水平测试方式,期末由系部统一按年级专业进行终结性选拔性测试,综合考量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反映学生整体专业水平,为奖学金及其他选拔性活动提供客观依据。通过改革课程考试,改变“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评价模式,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评价与课外自主学习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评价,构建主要以能力考核为目标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内容和多样化考核方式,以确立专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确保学生成绩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仍然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对于教师来说,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由理论转向应用具有难度,需要教师本身具备一定的职业实践技能,对师资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受应试教育影响,多年的学习方式难以改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都具有一定难度。在几乎所有转型院校发展的过程中,都正在经历或者曾经经历过同样的困难。地方本科院校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服务本地经济发展,以市场导向,优化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成功转型并发展壮大。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2015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