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微博的现状及建议
2016-04-29王若亭
一、引言
微博(Weibo),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也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微博做为一种新颖的信息交流工具,已被人们接受并习惯性使用。特别是高校,这里聚集了青年学子和教师,任何新科技、新工具、新技术在高校都能够很快的传播,微博也不例外。而且微博的内容相对闲散,写作技术水平也不高,往往是随时、随地、随心的发表某种感言或某种现象。微博的这一特征也符合广大学生在快节奏学习生活状况下,急剧上升的个人表达沟通的愿望需求得到了满足。
二、高校图书馆利用微博现状
目前,全国大部分的高校,包括高校内的各组织、机构、群体等都开通了各自的官方微博。通过微博来发布通知、活动、动态已经成为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并且也成为学生与组织最便捷的交流途径。各高校图书馆也注册了微博账号,并通过微博发布新书推荐、图书活动预告等为主,还通过与微博用户的交流、互动,逐渐吸引着更多的“粉丝”读者。如今,微博使用比较多的是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两个平台,而应用得最多的是新浪微博,所以在本文中所做的统计、数据等均出自新浪微博。
笔者在2016年4月1日在新浪微博平台上输入“大学图书馆”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出的结果有1379条数据。在这1379条数据中,如“大学图书馆”的微博,无内容、数据,需删除。再如“三峡大学图书馆”就有“三峡大学图书馆漂流书屋”、“三峡大学图书馆图管会”、“三峡大学图书馆青年志愿者”等5个有效数据。还有类似“长沙飞扬”等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员也在搜索出来的数据里。由上述关键词搜索出来的数据范围太广,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筛选。笔者对每条数据进行筛选,首先要有微博机构认证,其次粉丝、微博数量不能过少,经过筛选有214条数据符合本文要求,本文从中选取部分大学图书馆微博对其信息进行统计,见下表:
三、高校图书馆的微博内容分析及建议
3.1讲座推广
很多大学图书馆都开展图书馆有关的讲座,这类讲座以往都是以发传单、挂海报的方式来推广,宣传效果不是很好。目前很多大学图书馆,比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微博发布的内容绝大部分是数据库讲座内容、时间及地点。通过微博可以了解到他们对读者的培训内容是非常频繁,并且内容也很丰富的,但笔者也看到读者对此项内容的评论几乎没有,仅有少数几人转发或点赞。而其他一些开闭馆时间、寒暑假安排倒有读者评论及提问。由此,图书馆的微博若仅发布数据库培训的内容,就缺少了与读者的互动性,若长期仅发布此项内容的话,读者会失去对关注该微博的兴趣,甚至会取消关注,所有在微博在常规的发布通知、公告之外,应穿插发布一些读者感兴趣,能交流的内容。
3.2资源推荐
资源推荐是各大学图书馆微博宣传的重头戏,也是各图书馆微博栏目中的必选项。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推荐。浏览了各大学图书馆微博的内容,他们对纸质资源的推荐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1)图书简介式推荐。包含图书的封面图片、作者、内容及该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位置。(2)书评推荐。引用名师、名家或博友写的读后感、书评,对图书馆推广已有图书起到很好的导读作用(3)博友互动式推荐。采取多种形式、如开展读书分享活动等来引导读者看书。电子资源的推荐只要有以下三种内容:(1)图书馆正式购买的数据库。如南京大学图书馆#资源动态中#的“SAGE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中国1919-1980”。(2)试用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内容,开通、结束时间及链接地址。(3)高质量的网络资源。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推荐的上海公安热线“网络咨询求助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校师生可以获取户政、交通、出入境等方面的法规政策咨询。推荐这种资源可帮助图书馆达到对资源未藏而用的效果,凸显图书馆知识喷泉的价值。
资源推荐是图书馆微博的重要内容,但是此类微博在图书馆微博中占据的数据不要过多、过于频繁,不然不但起不到推广作用,反而使读者在阅读微博过程中自然屏蔽了。
3.3转载
图书馆是分享知识的场所,同样在网络上看到好的文章、新闻,也想找个平台分享给广大的读者,微博自然而然成了分享、转载的平台。比如四川大学图书馆微博的内容就以转载内容居多。此类内容需要持续、长期分享,最好设立一个微话题,并由专人负责,保持微博的活跃度。
四、高校图书馆通过微博展开的拓展服务
4.1活动征集
利用微博开展用户调查和座谈活动,从而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如武汉大学的#图书漂流#活动,同济大学的#好形象#,即征集校园或馆内的摄影作品等等,在大学图书馆微博上不难发现这些活动。开展这些活动一方面丰富微博内容,更重要的是加强与读者的交流,让读者参与并关注图书馆。
4.2读者、同行交流
读者交流:高校图书馆官方微博的开设,有效的帮助图书馆开通一条与读者交流的渠道。比如,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时遇到任何问题和疑惑,都可以利用微博来@图书馆,将问题直接传达给馆员,从而帮助读者及时、准确地获取图书馆的使用信息。同时,别的读者看到这些评论、回复,也同样能获取信息。
同行交流:浏览各高校图书馆微博所关注人物,均有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官方微博,而且在官方微博上发布馆内一些重大新闻、业界消息时,同行会很快的自发转载、评论和互动。
五、结语
总体来说,在微博的不断发展中,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也通过这个平台来提供服务,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微博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平台,要想发展好、真正给图书馆提供更好的服务,还需要一定的人力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