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高校课堂效率的策略

2016-04-29程天敏

知识文库 2016年7期

提高高校课堂效率需要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灵动起来。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提高课堂效率提出策略,以期对高校提高课堂效率提供借鉴。

一、引言

2016年颁布《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第十四篇“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中提出,“把提升人的发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在第五十九章“推进教育现代化”中提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强调了“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强化实践教学”。这意味着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实现的,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高课堂效率价值

课堂效率是学生在讲授课和实验课等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教师传授知识吸收和消化的程度。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是扩大实际的教学效果与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比率,立足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大化。在高校,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育学习知识,课堂教育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高校课堂效率的独特性是由高等教学过程的特点所决定。高等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具备高度化、专业化的特性。由于高校学生所学习和所掌握知识具有专业性,在有效教学时间内吸收和消化高度专业知识,这就决定了高校课堂授课过程中必须以最有效的方式出现。

三、提高高校课堂效率的策略

一般认为,课堂效率的界定应以学生为主体。尽管学生是课堂效率高低的界定主体,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在高校,高度化、专业化的知识传授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的高度集中参与。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高校教师通过各种手段间接或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如何更有效地强化高校学生学习和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需要高校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以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成了课堂效率的主题。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可以基于以下的教学策略推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

(一)做好课前的准备

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重要的一环节,在备教材和备教法等内容的同时,教师在上课之前还要做好心理准备。在不占用其它授课教室的情况下,可以提前20~30分钟进入授课教室,安静地看一看授课笔记;或者在教师休息室,静静地整理思绪。调节好课前的情绪,以饱满热情的态度迎接即将到来的授课,否则将影响到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并直接影响到授课效果。

(二)保持端庄的仪态仪表

教师在课堂上的端庄的仪态仪表是为人师表的体现。良好的神态、举止是每一位有水平、有涵养的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要做到的。作为专业的高校教师,形体、服装、姿态和内在素质构成了自身特有的风度,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反之,教师的不得体形态、举止都将对课堂气氛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对课堂效率产生负面影响。除了语言,包括手势、面部表情都有可能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也有可能影响课堂教学。为了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教师可以将自己授课进行录影,观看自己的课堂录影。通常情况下,看到自己的良好行为与举止,才可以持续这种良好行为与举止;看到自己的不良行为与举止,才能纠正自己的这些行为与举止。可以通过课堂录影发现和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对其加以改善。

(三)做好授课中的一系列工作

首先,授课初期阶段就要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开头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任何令人印象深刻的开头语都会因为重复而失去效力,每次授课教师有必要避免雷同。其次,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保持对话。最佳的课堂授课是一场教师和学生之间自然互动的交流。假如教师不停地在宣读课件或者讲稿,授课期间没有任何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会产生距离感。最后,掌握好授课的节奏。授课过程中,学生需要消化教师所讲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做笔记。如果授课节奏太快,学生有可能不能完全消化;如果讲得太慢,学生有可能觉得厌烦。

(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一、在授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要善于观察学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眼神交流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捕捉到学生是否认为教师讲得太快或者太慢,也可以捕捉到学生能否理解授课内容的信号。通过眼神交流,把握授课节奏或者通过多举案例强化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第二、授课过程中传达对课程内容的激情。[1]德国教育家阿道尔夫·第多斯惠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情是增强课堂凝聚力和讲授感染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催化剂。第三、在讲解知识上要浅显易懂。教师要尽量把知识讲得浅显易懂,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认真学习的心态,促进学生学习欲望;而不是讲得深奥难懂,让学生雾里看花,进而失去学习信心。

(五)做好授课总结

课堂即将结束时,要对授课作必要总结。可以通过设计好的总结,对授课内容作进一步解释。在作总结时,语调应铿锵有力,不能因为即将下课,授课内容未讲解完便草草结束。另外,下课后停留片刻以便学生提问问题。在后续上课教师与学生未进入教室之前,在教室停留片刻,以便解答学生问题。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提高高校课堂效率所提出的策略。落实这些策略,有助于优化课堂效率,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更加贴近,有利于知识的传授。总之而言,为了提高高校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知识,教师要合理安排好教学活动,使在课堂中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产生共鸣,让师生共同感受到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提高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