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专学生幸福能力的培养
2016-04-29刘珍莲
幸福是人生永恒的成就, 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是可以学会的。人生可大致分为教育生活、工作生活和退休生活三大部分,教育生活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幸福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护生健全人格、学会善于换位思考、对护专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训练、拓展训练、积极情绪体验、培养较好的气质;并且进行幸福练习。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幸福感,享受正在接受的教育过程,并为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乃至今后的快乐工作打下基础。
幸福感是一种高度的或极其强烈的生活满意状态。一个幸福的人会决心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各种困难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功能,为高尚的目标奋斗,就算遇到艰难,也是幸福的。可以说幸福是人生永恒的成就。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理事长倪子君说过,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是可以学会的。
人生可大致分为教育生活、工作生活和退休生活三大部分,教育生活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作为一项时间和精力投入日益增多的人类重要活动,毫无疑问应该促使受教育者获得幸福。那么,当前的学校教育能让学生享受到幸福的教育生活,能为学生今后的幸福生活打好基础吗?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护生主观幸福感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
一、幸福的培养
1.培养护生健全人格。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护生获得幸福最本质的要求。健全人格是人生幸福的前提,好的教育应该帮助人形成健康的人格——自信乐观。这种性格可以帮助人正面地理解自己的经历,乐观地看待每一次的挫折和失败,而不为挫折和失败打倒。自信乐观的人有积极的生活取向,能够自觉调动自身的潜能,可以敏锐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使自身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然而仅仅通过短暂的灌输式教育是不可能形成这种性格的,因此必须把教育贯穿到护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了解这样的性格、接受这样的性格、自愿形成这样的性格。
2.学会善于换位思考。我们有时之所以对别人多有抱怨,就是因为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尽可能地从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看一看的话,或许就会多一分心平气和,少一些牢骚抱怨。
3.人际交往训练。人际交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情感行为上的影响,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协作,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广泛的联系和协作。和谐的人际氛围是护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是护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获得幸福感。
4.拓展训练。拓展训练以体验启发作为教育手段,能够有效地拓展人的潜能,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同时让团队成员能更深刻地体验个人与集体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而激发出团队更高昂的工作热诚和拼搏创新的动力,使团队更富凝聚力,并且能在日后的工作合作中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共享成功。
5.积极情绪体验。培养护生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积极的体验包括:对过去的主观幸福感和满足感,对当前的快乐和喜悦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优越感。
6.培养较好的气质。健全人格还必须包括较好的气质。所谓“较好的气质”不是说哪种气质类型更好、更优越,而是指每个人在“能够发挥气质中的优点,克服气质中的弱点”之后的各种气质。教育通过提高人对外部事物的感受性,让他能更好地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教育可以增加人的耐受性,使人在面临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在面临生活挑战的时候,能够忍耐,能够遇事不乱,而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世界。
二、幸福练习
1.建立习惯。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维持它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如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刷两次牙是一种规律,不需要什么强大的意志力。如果我们追求幸福,认清它是最有价值的目标,我们需要为它建立习惯。在一个有规划的、规律的生活中,人们可以妥善地安排时间,为更好的发展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供时间保证。良好习惯的建立,个体就会越来越幸福。
2.表达感激。天写下最少五件值得感激的事,这些事可大可小,在记录的同时,还要想象每件事当时的体验和感受。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人们会更多地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3.设定目标。在顺境中被动的成长无助于获得幸福,而主动做出有价值的行动并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更容易感到幸福。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有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
大学时期,是最独立的学习时期。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幸福能力培养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德育内容上,我们偏重一种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教化;在德育范式上,我们偏重一种以道德知识灌输为主导的德育方法。二者都与目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现状相矛盾,也都脱离了大学生的正当的人性基础。在这一意义上,近二十年的大学生德育还有许多不成功之处,这集中表现在大学生幸福观危机的日益突出。因此,学校教育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幸福能力的培养。
护士在人类健康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校是护理人才培养基地,我们认为护理教育不仅要达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幸福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幸福感,享受正在接受的教育过程,并为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乃至今后的快乐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