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入融合
2016-04-29宋剑杰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怎么有效开展校企合作,更好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是很多行业高职院校遇到的问题,本文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位例,介绍了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基本做法,以期参考。
1 引言
行业高职院校是指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全日制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根据主管部门的性质,现有的行业高职院校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政府行业部门举办的高职院校;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举办的高职院校;共建型行业高职院校(即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并与行业部门共建共管的高职院校)。相比其他高职院校,行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其校企合作的难易程度、合作方式、合作机构的职能以及运行机制等都有别于非行业高职院校。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共建的公办高等职业学院,前身为湖南轻工学校和湖南轻工职工大学,2003年湖南第二轻工学校并入,具有明显的轻工行业特色。学校是湖南轻工职业教育省级示范职业教育集团项目牵头学校,各院系(专业)与对应行业企业建立董事会、理事会、产学研联盟等多种校企合作运作模式,每个专业群与3-5家在本省知名企业结成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人才培养、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多方位、深层次合作。
2学校校企合作主要做法与成效
2.1创建“省社共建”机制,增强学院办学活力
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签署了“省社共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的协议,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共商学院建设与发展大计,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争取省社领导支持,在新校区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突破了制约我院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学院践行黄炎培“手脑并用、双手万能”职业教育理念,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升,骨干带动效应日益彰显,被评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在温暖工程建设方面取得新成绩,学院承建和管理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斗山)培训中心积极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培训、扶贫培训、村官培训和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等合种培训,为湖南省和对口支援的贵州毕节市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2全院统筹、突出重点,构建多层次、多模式、多主体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2.2.1二级系(院)层次——多方参与、深度合作,打造了特色鲜明的理事会和董事会
该校陶瓷学院由醴陵市政府、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当地陶瓷企业和醴陵釉下五彩瓷国瓷研究所共建,是一个集教育、培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实体,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当地政府的参与为董事会的运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保障条件。学院根植醴陵陶瓷产业,旨在通过订单培养、技术培训缓解当地陶瓷企业普遍存在的人才短缺、员工素质不高等问题,通过合作开发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学院董事会的运作完全体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软件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教师和员工实行全员聘用。建院伊始,便吸纳企业资金入股,缓解了学院办学经费不足的困境。近年又吸纳湖南轻工行管办、湖南力唯中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嘉兴东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加盟,充实了软件学院理事会。理事会按照“学院共建、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修订了章程。行管办的加盟为学院引入政府和行业资金、项目架设了桥梁。业内知名企业的加盟则为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项目化课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兼职教师引入、学生实习和就业创造了条件。
2.2.2 重点专业(群)层次——行业与学院引导、专业与产业联动,构建充满活力的校企联盟
湖南皮革行业产学研联盟和湖南塑料行业校企联盟由行业协会、皮革制品设计与工艺和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及相关相关专业、业内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组建。联盟设立由行业协会、学校和骨干企业代表组成的议事和决策机构——理事会,下设日常协调机构——秘书处。联盟内成员形成了学、产、研、供、销的相互依存关系,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服务、咨询、项目申报、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全面合作。学院为联盟内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新技术推广与应用、新产品研发、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联盟成员企业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内容开发等教学建设活动,使学院的人才培养更切合联盟企业实际需求;为学院引进兼职教师、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便利。联盟通过定期工作会议、参观考察、联谊的方式,加强企企之间和校企之间的联系,增进联盟成员单位的相互了解,促进互利多赢。
2.2.3教学基地层次——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培育了一批效益显著的“校中厂”和“厂中校”
学院通过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培育了一批效益显著的“校中厂”和“厂中校”。校企一体,合作育人,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学生有了更多学习本专业本行业新技术、新技能的机会。如该校鑫弘森“校中厂”是学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与长沙县暮云镇鑫弘森塑料厂在原塑料成型车间的基础上共同建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提供厂房、配套设施和部分设备,鑫弘森塑料厂提供主要设备和运行经费。校企合作进行相关课程建设、共同制订教学方案、共同进行教学管理。“校中厂”通过对外承接业务维持运作、通过创造经济效益为自身输血。“校中厂”的运行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学院节省了不菲的实习材料费、设备维护费和水电费,并为学生发放了不低于校外的顶岗实习补贴。
2.3强化责任、量化管理,构筑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内部保障机制
学院明确了各系(院)主任为本系(院)校企合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专业带头人为专业与企业的直接联系人,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立项申报与实施、校企合作成果总结、校企合作资料建档等工作。将订单培养、兼职教师聘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合作就业、企业员工培训等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系(院)和相关部门;将校企合作的相关工作进行量化管理,保证校企合作各项工作的落实;每年由校企合作办公室对各系(院)、部门开展的校企合作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结合师生参与人数、教学质量、合作企业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综合评价,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系(院)、部门。学院设立校企合作基金,资助各系(院)和企业联合设立的实习基地、合作建设实验(训)室或科技研发中心等,对企业集中接纳学生实习发生的管理费用给予适当资助,对各系(院)、专业团体和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给予资助或奖励,表彰奖励在校企合作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2.4凸显特色、多方参与,打造了示范性品牌职教集团
学院牵头的湖南轻工职教集团按照“立足湖南,对接轻工产业,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轻工产业链,形成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更好地满足湖南轻工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推进湖南轻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体制先进、机制顺畅、成效显著,2012年成功入围湖南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项目。
3.结论
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历经了从计划机制向以市场机制为本的转变,由于所处行业、地域的不同,加之学校发展战略的差异,其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也一定具有其鲜明的学校特征。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推进,校企对合作育人的认识逐渐趋同,校企之间融为一体,并达成共同为社会、行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共识,校企合作机制将是一种“融为一体,价值观主导“机制。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负责人:宋剑杰,课题编号:XJK014CZY033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发展规划与评建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