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朱熹故事引领小学生学习朱子家训
2016-04-29秦绮红
我们学校开展运用朱子文化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研究,本人是课题组成员,开始我感觉开展这项活动非常困难。朱熹这个人物年代久远,古文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很难理解的,而且背诵后也很容易忘记,没有在孩子心中激起学习热情,受到德育熏陶。
本校国学诵读实施已经多年,但国学教育课堂应切忌以诵读为目标,要多种形式渗透。我尝试改变一下,在熟读成诵《朱子家训》后,搜集很多朱熹的资料,巧用典故让学生表演,讲故事,联系《朱子家训》深入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德育教育。
我尝试上一节主题班会研讨课,《运用朱熹故事引领学生学习朱子家训》
一、谈话导入,感受朱子
1、主持人(甲):朱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重要的文化大师。朱熹一生无论是从政还是讲学,他的为人处事,深受后人敬仰,被尊称为“朱子”。
2、主持人(乙):许多地区都有纪念他的塑像,请大家看看这一组图片。
(教师播放朱子塑像,解释。)
3、主持人(两人):我们一起走近朱熹,走进《朱子家训》
二、开展活动,了解朱子
活动一:(老师)请同学们大声一起背诵《紫阳朱子家训》
(甲)了解朱熹,走进《朱子家训》,请看同学的表演:朱子问天
朱熹从小身体羸弱,孤言少语,却聪明过人。父亲朱松是个地地道道的文人,在教育朱熹方面颇为用心,不仅从小教他读书认字,更在那个封建社会的年代鼓励孩子大胆发问,据史书《宋史本传》记载。
朱熹4岁时的一天,父亲朱松抱着他外出玩耍,指着天上的太阳说到:这个叫做太阳。朱熹立刻问道:太阳依附在哪里?朱松笑着回答:太阳在天上,朱熹又追问道:天又依附在哪?朱松听后惊讶不已,他并没有不耐烦地责骂孩子,更没有胡编乱造一个答案,而是温柔慈祥地摇头,说:自己也不知道,或许朱熹将来会用自己的知识探索到其中的奥妙。
正是父亲的慈爱和鼓励,成为了朱熹一直敏而好学的动力。正是父亲的关爱,使朱熹后来在学术上得到了重大的突破。
老师:听完“朱子问天的故事”有何感想?体会到《朱子家训》里的哪一句?
活动二:(乙)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这句话又有什么故事呢?请黄哲轩讲《朱子家训》中的尊师故事。
如果说朱松是朱熹的启蒙老师,那个李侗就是决定和成就了朱熹一生的人,24岁那年,朱熹到泉州的同安县去当主簿,途中看望了爸爸的好友著名学者李侗。两人海阔天空地谈了很久,李侗发现朱熹脑袋里除了孔孟之道外,还参杂了佛、道教中虚空的东西,学的太杂太乱。
李侗对朱熹直言不讳,指出他的问题所在,让他多专心细读儒家经典,从经典中寻求真义。然而当时朱熹年轻气盛,心里不服气。
后来,他在任职期反复思考了李侗的教诲。研究儒学之道,这才觉得李侗批评得很对。于是为表诚意和尊敬,朱熹走了几百公里。从武夷山走到延平,来拜李侗为师。走到延平后,脚底的鞋都已经磨破了,脚趾渗出殷红的血迹。在见到李侗之后,便正衣冠,行大礼,拜李侗为师。李侗很感动,就把毕生学问教给朱熹。
(老师)朱熹不论是自己志同道合的同仁,还是水火不容的政敌,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凡夫俗子,无论是士子儒生还是田夫野老,只要有德者,朱熹都视为知己。
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活动三:(甲):朱熹为官清廉,是百姓心中的好官。他在自己的书房牌匾写道“不远复”,提醒自己要经得住,官场的种种诱惑,记住自己的本心。他重农桑、兴水利、轻赋税、惩贪官、治豪强。最早建立社仓,救助无数灾民,如今朱子社仓依然完好安在。向人们昭示着善良的朱熹救荒恤民的故事。朱熹修建了很多学堂,实行德治,同时又实施法制,维护社会治安。对于奸豪暴民,侵害百姓者,一律严加惩处。请看表演:
有一天,一位大户人家的少爷,骑着快马在集市里乱闯,踩伤了一个小孩,岂料那位大少爷不仅没道歉,反而横行霸道,责骂小孩儿不长眼睛。当时众人虽然气愤,但却因为惧怕权贵。只好忍气吞声。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朱熹的耳朵里,他当即就下令,把那个大少爷抓起来,第二天,还在大街打板子示众,一个熟人私下里劝朱熹说:这是大户人家的少爷门第显赫,何苦要这样羞辱他,给自己找麻烦。朱熹严肃地说道: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难道是可以纵容的吗?天子犯法都当与庶民同罪。
(甲):正是凭着一颗专门服务于百姓的心,凡是朱熹治理过的县,人民几乎都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老师)对普通人而言,我们可能并没有那么多的力量像朱熹这样帮助他人治理民情,解一方百姓于水火之中。因此,朱熹特意在《朱子家训》中提到:毋以善小而不为,勿
以恶小而为之,以及患难不可不扶。意思是告诫子孙后代,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可以做,好事小也不去做,要能够学会帮助别人。
这一节课,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学习朱熹的什么精神?
总结:《紫阳朱子家训》虽年代久远,但对现在的我们还非常有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希望我们也要学习朱熹教导我们的父慈子孝,好学上进,尊老爱幼,尊师重道,毋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宽以待人。
最后再一次背诵《紫阳朱子家训》。
一个个动人故事能深深打动孩子的心弦,孩子们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通过故事引领,让孩子们走近朱熹,走进《朱子家训》蕴含的深刻道理。孩子们从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背诵经典一系列活动中,受到德育熏陶,热爱传统文化,孩子整体能力得到提升,这不正是我们老师所期待的吗?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东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