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2016-04-29尹艳华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在不同层面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学生呈献丰富多彩的综合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管理机制的和谐性,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一、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的特点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和普通高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都缺乏自信,他们认为自己并不优秀,导致他们产生混日子的错误思想。另外还有很多学生好高骛远,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新兴的一代,并不是老师所能理解的,因而对老师的教育不屑一顾。
(二)不健康的信息侵蚀着学生的思想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日益渗透,不良信息无时无刻不再侵蚀学生的思想,造成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认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大众传媒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时空上,超越了地域范围,在物质上,不健康的思想和实物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色情、暴力、吸毒、游戏等社会毒瘤,通过各种媒体侵蚀着学生的心灵,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由于青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还不成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没形成,缺乏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他们攀比,文化消费逐渐向更深层次发展,甚至有的学生全盘接受西方文化,造成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错位,理性信念缺失。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自制力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进而影响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三)学校重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轻素质
在当前形势下,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比较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很少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乐于进取的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等都需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落实。随着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成为职业院校品德教育的绊脚石。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缺乏凝聚力
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铺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有利于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但是在实践工作中,有些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不高,态度较差。一方面是因为辅导员的薪酬较低,他们付出的努力和自己所得严重不符,进而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因为选聘工作越来越严格,对学历的要求逐步提高。即使存在学历较低的现象,他们也想通过考研来实现曲线转岗,这种思想在辅导员中普遍存在。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缺乏凝聚力,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化。
二、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一)加强信心教育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加强对他们的自信心和理想信念的教育。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前提。进而,要通过民族优秀文化来熏陶他们,培养他们集体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想法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自由和谐发展。
(二)运用灵活多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陶冶他们的情操,拓宽他们的视野,这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用先进的、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校园文化这块阵地。
2.发挥网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网络得到了普及,学生对网络的热爱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是我们老师所想象不到的,因此,我们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同时,还要运用技术和法律手段严格把关,避免不良信息进入学生视野,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三)通过多种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综合素质
1.不断进修和培训,增强自身能力。学院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岗前培训,上岗以后还要为他们提供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提升学历层次,使思想政治教育者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断汲取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素养,以适应教育岗位的需求。
2.引进竞争机制,促进能力提升。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构建具有开放、竞争、激励的人事管理机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资待遇,确保岗位能上能下,人才能进能出,充分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挖掘其内在潜力,创造良好的事业环境。
总而言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以实现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