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2016-04-29杜丽燕
初中生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课程之一,良好的审美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作为美术教师,有必要研究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以后生活中审美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一、转换学生课堂学习方式
1.利用合作式学习活动。任何美术作品都包含着形式美与内容美,自然艺术作品有着独特性,需要将大自然的丰富内容进行展现。这就要求学生从作品的色彩与构图、艺术家的特有艺术表现手法等体会艺术家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思想特点。对于具体作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相互探讨作品的创作构思,建立美术作品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与审美判断力,提升审美能力。教师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针对大自然美的合作学习应该重视交流讨论,小组成员在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相互倾听、相互反馈、相互支持,吸收并内化为美术知识,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利用探究式学习活动。如米隆的《掷铁饼者》,作为西方美学史上表现体育运动的做好作品,展现了掷铁饼这一动态过程,将充满活力的运动员形象淋漓展现。那张开有力的双臂就像拉满的弓,让人体会到发射的联想,铁饼与人头圆形左右对应,右腿如同轴心,让身体保持稳定。整个作品让人产生和谐、健美、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印象。在此类作品授课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劲爆音乐,展示学校运动会中同学们在运动中体现出的健美的身材与有力量的肌肉,同学们在台下探究如何寻找作品中的力量美,并结合自我感受,用美术语言进行描述。如此,男生体会创造美,女生感受力量美,在音乐中不知不觉的探究教学活动得到展开。正是这种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全身心体会到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3,开展问题式学习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提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逐步将作品主题提高到审美高度,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品所处时代的意蕴内涵。如在教学中展现健康优秀的美术作品,集中反映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与艺术家的审美观点,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审美愉悦,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一旦学生不能感受作品的时代内容与民族特色时,教师应该通过问题提示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处时代的社会心理结构,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评价。
二、有效开展美术实践教育活动
1.手抄报比赛。围绕着审美能力,开展青春律动的手抄报比赛。作品内容要求积极向上、书写整洁、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充分展现学生的审美态度与审美能力。通过此类生动形象的比赛,可以从各个维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他们对气质美、语言美、生态美、行为美、自然美、社会美等有了新的认识。可以结合其它科目进行这场活动,在我们学校的团委活动、综文活动中就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手抄报。
2.漫画创作与展览。让学生创作一些具有审美主题的漫画作品,并选出一些代表性作品,让学生感悟审美,学生之间交流看法。通过此类漫画交流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态度,对语言美与行为美有着新的感知。
3.创作审美期刊。学校出版一些自己的美术作品书籍,这些内容可以包括体态美、服饰美、心灵美、礼仪美等,目的就是让学生透过美的窗口,发现美、感悟美,并让自己的青春之美得到绽放。在这些书籍中,学生们亲手绘制精美图画、隽永文字与创作感版式,这些让学生的审美态度与审美判断力获得有效提升。
4.组织以提高审美能力为主的辩论赛。在此类活动中,学生对辩论主题获得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辩论场面的精彩纷呈,赛后又让人深思,给人耐人寻味的隽永。可以说,好的辩题设置,为比赛成功奠定基础。辩论过程中辩手们注意仪表言语,不出现对对方辩手的人身攻击、语言诽谤等,所有参赛人员衣着大方得体,展现了当代中学生的良好形象。
三、有效开发专题校本课程。
美术作品以视觉形态表达当时作品的审美状态、情感活动与思想意识,丰富人类的物质世界与精神感知。以中国美学史上的人物绘画为契入点,设计校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与途径。从时效性、文化性与民族性角度做出研究。
人体美最初是注重功利的,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注重生产与生殖,宽广的臀部更易于繁衍后代,虎背熊腰利于狩猎与生产,这个时期的人体美注重粗壮;到了先秦时期开始注重硕大健壮为美;春秋战国时期,审美观开始发展转折,这时社会也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审美观念中也更加注重女性的“柔弱顺从”与士大夫的“精致细腻”的审美意识。进入两汉时代,秀外慧中更加重视,出现了以德压美的倾向。后汉以及三国时期,人们对美貌的标准玄学化与哲学性,女性“面如凝脂”、“樱桃小口”,这成了古代女性基本基调。魏晋时代女性美趋于外在的个性和精致,强调女性的温婉妩媚、婀娜多姿,崇尚个性美、自然美、瘦骨清相成为当时的人体审美标准。唐代微胖则成为女性美的模式,宋代开始崇尚纯朴淡雅之美,“三寸金莲”也成为明清以后至到民国时代对女性美的标准要求。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审美情趣开始随潮流发生了本质的转变,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两性以政治为群体,同一政治群体里男女整齐划一,以同志、战友代替男女关系,美丽女性已经被铁姑娘队这些词来代替,文革绘画充分体现这些特点。
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审美能力。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的多媒体技术服务,而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视频材料可以将抽象内容具体化,更易于学生的体会理解,通过多彩丰富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与地球村的形成,各种各样的思想潮流影响着初中生的思想意识。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感受各种审美形态,在感性基础上获得理性认知,最终可以通过有效开发专题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淄博张店建桥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