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恐怖主义观世界发展趋势
2016-04-29曹潇丹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国际社会不断加强反恐多边合作的情况下,诸多国家的安全局仍势面临着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与破坏,而恐怖主义在不断发展着的国际社会环境中也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对于与恐怖主义活动相关的一系列重大信息的新闻报道等重要传播中存在着媒体声音对于舆论导向极为一致的现象,同时在世界信息流通的环节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媒体话语权的不平衡以及媒体自主性不够的问题,而与世界全球化发展环境中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公平而造成的两极分化在媒介传播方面所形成的、一直以来在学术界都饱受争议的媒介帝国主义的讨论也同样引人关注。当今多领域多层次的全球化发展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的确带来一些问题和隐患。而在当今以发展时代主题的世界环境中,恐怖主义虽长期存在但也必将以一种反面的方式来促进世界整体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活动日益增多,其毁坏力、波及范围以及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在不断扩大,不仅对世界各国的诸多国家、各个民族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严重的精神打击,还对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和以及地区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逐步发展变化,恐怖主义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涉及文化、宗教、政派和大众传播等多种因素和多个方面,成为世界各领域趋于共同发展情况下的强大恶性阻力。世界多国都深受恐怖主义破坏和危险,国家各自不断地调整反恐战略与措施,并不断加强国家间相互的国际反恐合作,足见国际社会对于恐怖主义的高地关注与重视。但即便如此,仍不乏有恶性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所以国际范围内的反恐工作就目前局势而言依旧任重而道远。
何为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即使用暴力、讹诈或威胁等手段以期达到某种目的或进行报复行动。通常采用爆炸、绑架、空中劫持、扣押人质或暗杀等方式。“恐怖主义”一词最早在法国大革命中的恐怖统治时期即开始使用,到20世纪已增加了新的内容。出于政治目的的恐怖主义可以是 政府消灭反动派的一种手法,也可以是革命者试图推翻一个政权的暴力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激进分子和民族主义分子挑起的恐怖主义行动愈演愈烈。恐怖主义的涵义划分涉及诸多因素,虽然有很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想要尽可能地描述论述清晰这一概念以便各国之间可以更好地加强打击力度。但这是一个长期困惑人们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长期障碍人类社会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的重大实践问题。不同的政治观念、交错的文化理念、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多边的利益立场都是造成冲突矛盾的潜在客观因素,恐怖主义活动的频繁肆虐,就个人观点而言归根究底就是在即将步入二十一世纪之时,前期长时间相互矛隐藏着的冲突着的某些因素极端化的外现形式。无论是宗教的狂热者、革命的实践者或是正义的寻求者,从他们各自的立足点出发对于恐怖主义的理解和阐释都各有不同。而世界上不少国家,诸如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都深受恐怖主义活动的侵害,对于恐怖主义的恶劣影响都感同身受。随着当代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世界格局的逐步演进,恐怖主义也呈现出一些新态势和新状况,这样的“生命力”让各国对其更加给予关注与重视。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以及之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世界局势开始呈现出了逐渐融通、相互合作的发展态势,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各国多边合作与交流,以经济趋于全球化为代表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逐步明确显露在国际环境中,但是在这样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之中,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与威胁。其中,在现代条件下,由极端组织和个人想人类文明发动的非常规性战争,而这种战争或准战争行为有别于以往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各种对抗和冲突,在其动机与实施、方式与手段、后果与危害等方面表现出自身的特征,对于全世界的影响力度也不断扩大。谈及到二十一世纪的恐怖袭击活动就一定不能不提及发生在美国本土的最严重的系列恐怖袭击事件——“9·11事件”。2001年9月11日10余名恐怖分子劫持了由华盛顿、波士顿、纽瓦克起飞的美联航、美航的4架班机。1架于美国东部时间8:42(北京时间20:42)撞击纽约世贸中心北楼;1架于9:08撞击世贸中心南楼;1架于9:30撞击华盛顿郊区美国防部五角大楼;1架于10:00坠毁于匹兹南市东南130km处。10:30世贸中心两座大楼坍塌,五角大楼被毁一角。12日、13日美参众两院通过决议,宣布14日为全国哀悼日。14日两院授权总统布什动用武力对恐怖分子进行报复。事件共造成3440余人丧生,其中:4架飞机上的乘客、机组人员为451人,世贸中心为2500余人,五角大楼190余人,消防救护人员300余人。造成财产损失达4亿美元。这一次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对全美国的民众造成的心理影响极为深远,美国民众对经济及政治上的安全感均被严重削弱,美国国内虽及时做出了应急措施却仍是无法有效地消除或减轻对于恶性事件给国内和国际整个环境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在这样举世震惊的事件发生之时,信息的传播和媒介的传递以及大众传媒的力量与作用自然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从事件发生阶段的实时救援应急现场的跟踪报道,到造成暴力恐怖事件的原因调查进展情况,再到之后对于废墟之上重建纪念馆等环环相扣的相关联新闻消息,在这整个信息传播活动中,作为载体的大众媒介以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无处不在的向民众传递着最新最快的资讯,这是在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效应,不否认它的影响力甚至可以涉及到国家政治政策的层面,而国家政府在重大事件的意见表达和传播方面格外注意对于大众媒介的把握。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特别加强了对于当时国内媒体的操纵,美国媒体在“9·11”事件之后的两次战争中均扮演了啦啦队的角色,发表的意见大多与布什总统的讲话如出一辙。这个例子恰好说明:涉及到国家利益和发展等重大国家层级的重大事件、重要问题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政权和统治会对大众传播环节中的媒介话语权进行干涉,此般举措足以见得大众传播和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的发展,大众媒介在不断的进步并随之产生诸多正面效应的同时,它所存在的问题、凸显出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由于在世界范围内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所造成的贫富两极分化日趋加剧,而在经济政治所影响下的大众传播环境中也呈显出显著的不平衡,即出现了“媒介帝国主义”理论。“媒介帝国主义”这一概是20世纪60年代的激进社会批判术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传播通信技术的进步,传播媒介、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己政治经济上的优势,通过控制并利用传播媒介,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施加影响,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进而通过传播媒介的作用,不断巩固、强化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在美苏两极格局瓦解之后,虽然世界各国打破了之前相对闭塞压抑的对外局势全球各国均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但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在国际贸易中资本运作的优势不可避免地形成了霸权主义,从而造成了信息流通、传播和共享等多个环节中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等。在全球化过程中,现代传播技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直接关联,正如休杰(Hugill)所言:“如果信息是一种权利,那么谁掌握了电子传播系统,谁就可以发号施令。”而在这一现实情况下所影响的媒介传播也就随之呈现诸多负面效应。在国际信息传播中所出现的信息传播不平等就是“媒介帝国主义”的常见外现形式。
2015年11月13 日法国巴黎当地发生多次恐怖袭击,129人丧生,352人受伤,恐怖组织ISIS随后宣布对此负责,法国总统奥朗德发表全国讲话将此次恐怖袭击活动称为“战争行为”,宣布发过进去紧急状态,呼吁法国民众保持“团结”和“冷静”。巴黎发生恶性恐怖袭击事件,全球各大媒体纷纷直击现场进行跟踪报道,并且不断深入挖掘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的新闻源,一时之间整个国际社会的最热话题视野都聚焦在这次巴黎的恐怖袭击事件之上。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样也遭受了自杀式恐怖袭击事件的黎巴嫩,事件发生的从始至终整个世界却几乎没有给过一点儿的媒体关注。这样的媒体关注度和媒介报道热度的巨大落差让黎巴嫩感到一阵心酸——因为全世界都在想巴黎受害者现实同情与慰问,世界各地的纪念碑上都点上了法国国旗的颜色、各国总统也纷纷发表演说呼吁打击这种“普世观”,Facebook还特意推出了在人为灾害中的报平安系统,而这些统统与黎巴嫩无关。同是恶性恐怖袭击事件,同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世界媒介的联动反应为何差别如此之大?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媒介自身的话语立场、世界范围内受众心理、新闻源价值和社会大环境以及国际信息沟通的大背景都有着复杂且密切的联系。不论何种意识形态,不论怎样社会背景或是安全局势,让媒体自身保证尽可能程度上的媒介话语主动权和自主权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各国联合反恐以及国际社会呈现多领域的全球化趋势的大环境下的信息流通与交换环节中。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反恐怖斗争国际合作的加强,加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媒介传播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动态影响逐步增大,其中大众传播对于社会舆论的重要导向作用更是逐渐凸显。不论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媒体,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媒体,由于其重要的话语舆论导向作用,各国政府都会在重大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媒介有所干预,同时各国在面对共同的国际反恐压力之时,出于国家自身生存和发展壮大的需要,都会不同程度地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在国际社会各个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步的同时,媒介传播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而恐怖主义也在不断呈现出新特征。诸多纷繁复杂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牵制,都无一例外不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不可否认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机遇以及面临的新挑战,但事物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逐渐进步更新,就此而言,不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安全局势亦或是大众传媒今后必将在不断的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在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与演进的过程中,在世界公认的普世价值观念之下,不断地向更好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