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预习好习惯,学习轻松又高效
2016-04-29朱济融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的说,教育就是要形成习惯。”习惯是什么?著名的美国作家杰克·霍吉在他的书中写道:“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我会推着你前进,也可以拖累你直至失败,我就是习惯。”由此可见,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远的发挥作用。从一开始就注重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历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学好语文知识,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是教书育人的需要。而课前预习就是自学之树的萌芽。预习是学习过程的起始环节,是对知识的独立感知阶段,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
一、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提高听课效率;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预习可以使课堂笔记具有针对性与选择性;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这不仅是教学艺术,也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预习水平如何,跟教师的指导有密切的关系。
二、通过多种方法培养预习习惯
下面浅谈一下自己在多年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教给预习方法首先,从一年级起就应注意培养学生预习的方法。小学生应学会怎样的预习方法呢?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是简易、实用、有趣、有效的方法。我把这种方法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出来。口诀如下:一标自然段,二圈生字词,三读课文,四想疑难处,五画好词好句。这个口诀我称为“五步读书预习法”。五步读书预习法”中前“三步”在一年级中使用,可以在课内进行指导预习,后“两步”可在二年级开始使用。到中年级时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这“五步预习法”的指导非常简单:第一,教师先把口诀写在黑板上,最好课本的反面,以便随时参阅。第二,要求学生明确预习的意义和作用,讲解透“五步预习法”的意思。第三,让学生把口诀背诵下来。因为是非常简单有趣的口诀,所以非常好记。第四,以一篇课文为例指导预习。先让学生背一遍口诀,然后按口诀要求边读边画。只要严格要求,不到一周,学生就基本掌握“五步预习法”。最多一个月学生就基本养成按“五步预习法”预习课文的习惯。
(二)、逐步提高要求,循序渐进学生读到中高年级后,预习要求也逐步提高,良好的预习习惯,它对学习活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第一,勤动手。徐特立有一句名言,叫“不动笔墨不读书。”做笔记时如果是课本则用铅笔,以便改正,并用统一的符号以便检查。圈点的过程,就是搜索筛选信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咀嚼品味,加深理解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眼、口、心“三到”。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 预习中,应把握这“三到”;这“三到”之中,关键是“心到”。预习时要做到眼看、口念、心想,加之上述所讲动手圈画(或写),既有助于发挥多种器官并用作用,又可保证精力集中,从而提高预习质量,保证预习达到好的效果。
第三,要勤思多问。“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能提出问题,才谈得上解决问题。善于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是自学能力增强的标志之一。善于提问要建立在勤于思考的基础之上,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问则殆”。预习时,一定要开动脑筋,拓展思维,质疑问难,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勤思之、多问之、善学之。
第四,学会使用工具书。在预习中要解决那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学会使用工具书,如字典、词典及其它相关的参考书。会用、善用字典等工具书,才能提高预习效果,保证预习质量,消化学习成果,提高自学能力。
第五、多阅读。阅读教材是预习的中心环节,方法有两种,即粗读或细读,粗读指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目的在于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把握文章概貌,粗读要求尽可能找出疑难问题。细读指阅读教材要细致深入,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要下工夫反复阅读。
三、加强预习的检查评定
1、纠正预习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注重正确引导。预习中出现不动脑去照抄等现象,鼓励爱动脑的同学,个别辅导学困生,班级中大力宣传独立思考、诚实的学习态度。引导,同学们正确对待预习。
2、要定期评定预习情况,交流预习心得,让学生尝到甜头,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每一组课文的预习,教师要适时小结,对学生努力作出充分的肯定:对完成得好的学生给子表扬,对中间学生作出鼓励,对后进同学提出希望。激发学生向上动力,更有兴趣去预习,配合老师完成学习任务。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良好的预习习惯也一样,对学生进行预习习惯的长期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预习习惯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良好预习习惯。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只要我们从长期坚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师生配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必将促进小学生自学能力及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
(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区新市镇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