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2016-04-29孙丽娟张立红

知识文库 2016年16期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专业化的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对维护校园稳定,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提升辅导员自身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取访谈的方式,对学院辅导员在专业化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学院构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变,高职教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生源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更显多样化和复杂性,这对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强调,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辅导员建设作为重点,努力建设出一条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对于教师和干部的这两个双重身份,高校必须予以重视,将其作为高校管理队伍中的重点培养对象。①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对学院发展乃至辅导员自身都意义重大。

一、高职院校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1.专业化及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内涵

专业化是指人们经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按照相应的职业标准进行职业活动的过程。②辅导员的专业化指辅导员在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达到辅导员专业标准的过程。③也就是说,作为高校的辅导员,通过学习,要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学生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要在学生管理上达到专业水平,以便更好地履行辅导员应有的职责。

2.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1)适应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特点的需要

信息化社会思潮的不断变化使得90后、00后高职大学生呈现的问题更加复杂和多样,如思想积极活跃,学习基础薄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不高、心理脆弱等。宁夏职业技术学院80%的学生来自南部山区,家庭贫困、心理自卑等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交往、恋爱、生活等方面问题很多,作为辅导员,要了解学生、走近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这就需要辅导员要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需要学院建立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2)提升学院辅导员整体素质的需要

辅导员是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院能否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直接决定着学院学生工作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学院应该从各方面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使辅导员具备完成其工作职责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成为高素质的思想教育管理人才,成为学生工作的专家。

3)维护校园稳定的需要

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学生安全问题复杂多样,而辅导员则是学生安全问题的直接责任人。高职院校近年来由于学生心理问题及意外事故等引发的各种安全问题此起彼伏,严重影响着校园的和谐稳定,也给辅导员增加了工作上的烦恼和负担。这跟辅导员缺乏相应的安全应急措施、心理疏导等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学院需要全方位培养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能高效地处理各种安全问题,维护校园的稳定。

二、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学院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成效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现有专职辅导员35名。近年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从选拔、待遇、晋升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例如:提高辅导员选聘门槛,要求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学历,促进了辅导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年龄限制35岁以下,辅导员整体趋于年轻化;专业要求思政或者与各院系设置专业一致,为辅导员晋升或转岗打下基础。同时执行研究生辅导员两年享受正科待遇,满五年可申请转岗的待遇,极大地改善了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状况。

(二)学院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学生工作纷繁复杂,辅导员作为导学教师,既要有人文素养,又要有专业技能,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队伍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理论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自身所学专业与所带学生专业不符现象,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不能有效指导。而且大部分辅导员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理论一知半解,缺乏过硬的管理能力。这种综合素质的欠缺导致辅导员工作中困惑、被动,影响工作效率,不能真正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2、实践中辅导员职责不明确,认可度较低

教育部规定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条例》中也明确规定辅导员的职责,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只要和学生有关的事情都和辅导员有关”④的错误认识。辅导员实行两级管理体制,学院统一管理,具体工作在系部,而系部作为基层教学单位,往往以教学科研为主,忽视学生工作。因此很多基层管理人员或领导的工作,都推给了辅导员,使得辅导员花费大量时间去做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所以就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工作摆在了次要位置,没有时间精力去认真分析研究学生问题,还受学历、专业限制,缺乏学生工作所必备的综合能力,更谈不上用新知识和新教育理念指导学生成长成才,长久下去,指导和引导学生成才的本职工作职责就不能很好履行,从而降低辅导员工作效能。

工作繁杂细碎,工作投入很大,但成果却不显著,经常是“一年忙到头,两手空荡荡”,更谈不上像专业教师那样容易体验教学或课题研究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让辅导员逐步丧失了工作的自我认同感,长此以往势必导致辅导员缺失自信心和工作的快乐感,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3、辅导员结构不合理,队伍稳定性差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如性别比失调、专业结构不均匀等现象普遍存在。宁职院辅导员男女比例达到1:4,女辅导员远多于男辅导员。而研究生毕业的女辅导员大都面临着待婚待育,给学生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也是队伍不稳定的原因之一。笔者在对学院35名辅导员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辅导员普遍没有职业感,都希望尽快转岗,80%的辅导员想转为专职教师,主要认为辅导员工作“太忙太累”、“没有前途”、“无人认可,没有成就感”等。

4、辅导员考核、培训机制不完善、工作缺乏积极性

适当的激励可以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稳固辅导员队伍。宁职院对辅导员的考实行三级考核制,即每年末由学生处、系部领导、所带学生分别给辅导员打分,统一报学生处按照分数划分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次。但实际上,这样的打分往往流于形式,领导碍于情面,学生也未必是真实意愿,即使在学生处评为优秀,学院的年终考核也不一定评上,这极大地挫伤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幸福感。

学院缺乏辅导员培训制度,在辅导员培训方面,形式比较单一,外出机会相对比较少,培训往往仅限于校内,辅导员思维受限,能力不能有效提升。

三、加强宁职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途径

1、将辅导员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制度化并监督落实

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具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并能够对自己的角色予以准确定位,这是新时期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实际上,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工作职责是明确的,只是在日常工作中没能很好的执行,很大程度是由于作为系部的“一把手”对辅导员工作重视不够,因此,学院要将辅导员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作为制度,要求系部领导和一线教师学习并贯彻执行,减少辅导员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减轻对辅导员不同程度的偏见。

2、建立辅导员团队,培养“专家”辅导员

辅导员普遍的管理方式为班级管理,即每个辅导员管理自己所带班级,负责班级日常事务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生活动、就业创业指导等,每个辅导员都要成为全能型辅导员,但毕竟“多而不精”,工作效果欠佳。因此,辅导员应该组成专业团队,即每个人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担任学生工作某一领域的工作并朝着“专家”的方向培养,使辅导员由“保姆型”向“专家型”转变,真正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3、成立学院学生工作科研团队

学生问题复杂多变,学院学工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学生工作科研团队,选拔业务经验丰富并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辅导员加入团队。团队负责定期与系部各辅导员对接,了解学生工作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研究讨论,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提出解决的办法,进而形成有学术价值的学生工作论文集。这样既可以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研究能力,更加有效地处理学生问题,也对学院学生工作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完善辅导员考核、奖励、培训机制

为不使辅导员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果真正能鼓舞人心,就要有一套完善的可操作的考核和奖励方式。辅导员考核无论是学生评价、系部书记评价还是学工部门评价都要客观公正,不能为了顾及情面打平均分,要推出真正优秀的辅导员作为典型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辅导员也要相应处罚,做到奖惩有度。学院年终评优应该给辅导员单独划出名额,在转岗或职位晋升时应优先考虑优秀辅导员,拓宽辅导员发展空间。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培训至关重要。除了校内的培训,也要定期安排辅导员外出培训,拓宽眼界,学习新知识。每个辅导员都应有培训的机会,学院每年对辅导员外出培训做好计划,并及时安排培训人员分享学习成果。同时学院还要积极鼓励辅导员考证,如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等,使辅导员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基金项目: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校级课题科研基金资助(XJ201421)

(作者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