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及解决策略
2016-04-29雷阳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我国正处于老龄化发展的加速期,积极倡导和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成为当前解决老龄化问题、发展老龄事业的关键。老年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具有鲜明道德伦理特征的社会服务性活动,难免会面临复杂的伦理问题和价值冲突,这也导致了老年社会工作陷入了伦理困境。本文针对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及解决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老年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
(一)案主自决与专业家长主义之间的矛盾
在老年社会工作中,为了达到老年案主自决的目的是比较简单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的生理机能也在逐渐退化,往往不容易做出有效地选择,再加上一些老年人生性固执,常常导致做出的决定不是最优的,因此,“专业家长主义” 的标签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由此产生。为了最大限度的的维护案主的利益而做出的一些行为有悖案主的意愿,也被称作“专业父权主义”。当老年案主自决和专业家长主义有冲突出现时,即产生了伦理困境,专业家长为了维护老年案主的权益,就要求这些老年工作者对自己的信息进行隐藏或者谎报,有的甚至在强迫的情形下,让老年案主进行药物治疗,那么怎样使这两者之间的的矛盾冲突得到有效的平衡成为老年社会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专业价值与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
老年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西方,我国在学习西方相关的经验和优点的基础上,再根据我国的自身特点,发展满足我国老年人和社会所需要的老年社会工作。然而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会存一些矛盾,他们自身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向机构或者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如果他们选择求助就希望能使自己的问题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他们对老年工作者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让他们进行抉择就显得比较困难,老年社会工作者无法对他们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判断,导致工作陷入伦理困境中。其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社会工作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考虑对他们进行情绪安抚,给他们灌输接受现状的观念,没有想着做一些改变使其得到缓解,始终受限于制度困境中。
(三)隐私权和知情权之间的矛盾
老年社会工作者必须谨记保密守则,禁止向其他第三方透漏老年人的隐私,这也是老年社会工作对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即使老年人没有保密意识,也要时刻提醒其保护自己的秘密,将保密工作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来。如果老年社会工作者被要求透露老年案主的隐私,就面临维护案主隐私权的困境。比如,一些老年案主是HIV阳性携带者,避免案主被歧视不想被被人知道,作为老年社会工作者,他们能否将其告知其配偶,如果案主的隐私涉及到他人的利益或者社会利益时,对于维护老年案主的隐私权和保障相关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就使老年社会工作陷入了困境之中。
二、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必须坚持生命优先的原则
在现阶段,人们崇尚生命优先,这也成为现代人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成为老年社会工作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生命个体是进行一系列社会活动的根本,具有优先权,不可逆转也不可取代,每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没有本质的差别,生命优先原则应该普遍于每一个生命个体,不仅适应于老年服务对象,同时还包含老年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每一个人。
(二)实现伤害的最小化
当老年社会工作者面对伦理困境时,就必须本着不伤害的原则,尽可能使每一个人的利益不受到损害,然而面对困境的抉择,结果必然会带来或多或少的伤害,这时就必须坚持“最小伤害原则”,优先选择一些伤害最小或者最容易弥补的方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伤害降到最小,进可能避免伤害对任何一方所造成的影响。
(三)坚持差别平等
在社会生活中,老年群体属于弱势群体,然而其内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通常来讲,相比于城市老年人来讲,农村老年人更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关心和帮助,西部地区的老年人要比东部地区面临更多问题,城市下岗的老年人比离退休的公务员的收入低。然而老年人却有着相同的需求和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者所能提供充分的资源和服务时,就必须给予老年案主提供平等的服务。由于老年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目前还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求老年社会工作者坚持“差别平等原则”,对那些相对贫困和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案主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四)倡导自主原则
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讲,他们普遍缺乏自我走出困境的能力,他们需要得到专业化的帮助,使问题得以解决。由于老年人大多缺乏自信心,他们更加依赖老年社会工作者。因此,对于老年工作者就要对其进行疏导,不断挖掘老年人的潜质,在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的基础上,使他们能够自主做决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合理有序。如果老年案主所做的决定触犯到他人的利益时,必须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尽可能降低干预风险的发生。
总之,要想实现我国老年化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充分体现老年社会工作的道德特征,对于老年社会工作者而言,面对工作中的伦理困境,必须对自身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进行全面的审视,坚持工作中必须履行的基本原则,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完善。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