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教研活动 构建高效课堂

2016-04-29朱培贤

知识文库 2016年16期

教研活动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基地,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受到了冲击。因此,在组织教研活动的时候,我们要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认真学习有关新课标理念,以为高效数学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1、构建以学习为目的的教研小组

对于教师来说,如果只是“吃老本”的话,早晚会有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一天,而且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因此,在数学教研活动中,我们可以构建以学习为目的的教研小组,使教师提升自身素质,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1.1贯彻“走出去,引进来”的教研思想

对于一些教师来说每天教师的模式基本不变,导致课堂效率越来越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下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主动走出自己的教室,走出自己的学校,这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知道自己的不足,进而取长补短,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逐渐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1.2以课题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课题,就是指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中小学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围绕学校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借助课题研究来提高教学效率主要是因为随着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深入实施,一些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被教师们纳入课堂,而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则有助于教师在相互讨论、研究的过程中去逐步完善自己课堂教学过程,进而大幅度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1.3组织网络学习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我们教师的学习空间也逐渐增加,所以,我们可以从网络上学习一些好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这样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学习渠道,而且对构建精彩的数学课堂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从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的设计情况等等进行衡量,并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自己个性又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课件。

2、构建多样化教研活动模式

2.1实施“同课多教”

所谓同课多教是指对于同一节课,有不同的老师教,并通过评课来完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一般程序包括: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独立备课,并进行讲解。第一个教师上课时,其他教师进行评课,接着第二个老师针对第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第二次授课。第三个教师针对第二个教师存在的问题再继续进行改进,依次循环下去。目的是要把这堂课上的精彩而高效。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每次上课都是在教研组同伴共同参与、共同分析、研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下面以两位老师的教学有关“梯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片断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片段一:在导入课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前后桌”为以小组对梯形进行折一折,移一移。

师:以前后桌为一小组单位,自主设计一个梯形,并思考:梯形可以分成哪些我们熟悉的图形?

小组讨论:

小组1:可以分成三个三角形;

小组2:可以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

该教师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课堂从表面看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实质上能够回答出教师问题的小组只是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组成的小组,这样就导致了部分学困生成为了课堂的旁观者,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的全面提升。

片断二:在一上课教师就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让学生按照分成的小组坐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小群体。接着在导入课后,教师同样是让每个学生自主制作一个梯形,并思考:梯形可以分成哪些我们熟悉的图形?

小组讨论:

小组1:可以分成三个三角形,还可以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小组2:可以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

师:如果我们以梯形可以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为例,你认为梯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

……

从该部分看,虽然在片段一的基础上改正了分组的方法,也有效的组织了小组自主学习,但是,当学生将梯形分割成自己熟悉的图形之后,教师又主观的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了“梯形可以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上面,这样既消弱了学生全面自主思考在本节课的价值,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

在分析之后,在进行第三次教学。在这里不再进行一一介绍。但从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每次的教学过程的完善都为数学教学价值的展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学生健全的发展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借助“小组听课”

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所以,教研组要不定时的进行听课,在不让听课教师知情的情况下,教研组要进行“突袭”式听课,这样才能听出最真实的教师水平。

作为听课教师,我们不能简单的告诉授课教师这节课“不错”“挺好”等主评语,要切实做好对课堂的优点、缺点进行说明。而且这样的听课还有助于授课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3借助“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主要是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在自主思考、自主反思的过程中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在组织教研活动中,教师要切实从自身考虑,认真分析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最终打造出精彩而具有活力的数学课堂。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而且还要通过教研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来逐渐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以确保我们的每个教师都能从中获得真正的受益,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梅岭街道希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