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国高考卷中有机化学考题理解及复习策略
2016-04-29王小燕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项重要的分支及研究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机化学到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及《高考考试说明》,在2016年我省是采用全国卷进行评价的背景下进行高考复习,将要在新的理解下有新的有效的复习策略。
一、中学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主要差异及相通点
不同的阶段,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认识对象和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中学阶段只偏向于学生对有机物性质的认知阶段,对于结构及转化的学习只是为了能更好地认识性质;而大学阶段则侧重于学生对有机物合成过程的认识,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系统、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有机化学。
二、全国卷是中有机化学教学的内容考查的意义及特点
全国卷中的有机知识立意更注重于学习能力、学习的创新,更关注于自主学习能力;试题的情景更更开放及陌生,,问题灵活更多变不拘泥于教材,体现一定的综合能力。
三、新高考背景下命题的范式及高中有机化学总复习策略
为了体现有机化学在化学学科中的主体地位,多省市都将有机化学基础作为必考内容,而目前新课程高考化学为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我们将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作为了选考内容。根据这样变化,高考命题范式也随之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知识立意范式向能力立意范式的转换。
有机问题考察点较明确,涉及到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反应类型、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核磁共振氢谱,特别是关于同分异构的确定和书写仍是命题的重点加难点,每年都会考且难度较大。
最后一小问的开放性试题增加,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加强,思路往往先从合成路线中获取新反应信息,再将题中所给新信息应用于合成路线设计。情景比较陌生,知识的要求深度很高,知识深广度要求与我福建卷有着较大差别,甚至对化学实验仪器的定量考查及仪器的认知方面的考查要求也比我省高考卷的要求要高。全国卷数据分析要求较高,而我们福建卷基本不涉及数据分析。对 “信息迁移能力”试题的命题方面也有以下特点:更加注重对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化学与其他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综合考查。这些考查点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也是今后高考化学内容与形式改革的基本方向。
针对以上对新高考卷中有机试题的评价体系的认识下,在高考有机复习策略如下:
1.尽量选考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是最好策略
不说有利于大学继续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素养的优点,前提已有利于必考部分试题解答,
2.在教学上的启示
在高一必修课堂上,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材上制定物质的性质认知,让学生感悟物质性质得来的过程,然后由过程上升到解题思路;通过对比分析官能团结构、反应条件或反应试剂的不同,面得到不同的主产物;去认识官能团结构的反应;发挥试题作用,挖掘试题各环节可承载功能,做到举一反百,,可以收获一类物质的学习方法。加强有机合成线路设计的方法学习和规范表达方法。
加强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对怎样认识官能团决定性质;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量的改变对产物的影响;在有机合成路线中所给信息如何使用获,掌握给出若干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书写及种类的确认。
有机题的题型比较稳定,考查的重点知识点也比较固定,只是在能力要求上进行提升,对知识的要求较全面。官能团是突破口,它对未知有机物的性质的分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能有效进行知识上的整合,它能指引我们如何学习陌生有机物!
考题的风格决定我们的化学教学价值,跳出教材中物质,以一物推一类,体现教材只是教学的媒介,强调迁移能力考查。
要注重有机模块与另两模块(结构及化学技术)的关系。中学阶段侧重于学生对有机物性质的认识,对于结构及转化的学习只是为了能更好地认识性质;因为官能团具有一定的性质,根据所含有的官能团可以推断其化学性质,反过来,也可以根据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推断出其所含有的官能团。不但要能获取准确的新信息,还要求将新信息与已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知识系统,并将之应用解决新问题中。
(作者单位:武夷山一中化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