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中的应用
2016-04-29李欢郭怡然焦翠
任务型教学法有利于实现英语教学的知识性、实际运用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调节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厌倦的状态。听和说是使用英语时经常运用的技能,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本文从任务型教学法与英语视听说教学结合的可行性、具体原则及运用要点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任务型教学理念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1.1 任务型教学理念
任务型教学理念倡导教师以学生现实基础、语言学习环境及自身教学经验为依据,为学生创设接近日常交流情况的任务,达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目的。任务型教学巧妙地融合了合作学习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优点,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所以,任务型教学法是提升学生英语交际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凭借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创建互动性课堂的有效途径。
1.2 将任务型教学理念运用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理论依据
任务教学法是以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gotsky的语言和学习理论延伸而来的,他在这一理论中阐述道:知识的获得首先是人们相互作用的结果,然后才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学习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教师和学习同伴的相互作用对个人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正是以轻松和谐的课堂为主要特点,所以任务型教学与视听说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相通的,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任务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方案的创设原则
2.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注重具体的学习过程,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给予学生适当地创新空间;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情景中灵活使用英语,让学生通过总结交流经验来正确认识英语。
2.2 坚持层次性任务原则
任务型教学的任务布置要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即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体现出简单与复杂并存、由容易向困难过渡的层次性。
2.3 坚持合作学习原则
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对知识进行探究和辩论,也可以向教师请教,通过团队协作使得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升英语水平。
三、任务型教学方法的视听说课堂设计
视听说课程是融合视听说为一体的英语实践课,以任务型教学设计原则为依据,笔者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教学内容,总结任务型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运用要点。
3.1 设计任务要循序渐进,每项任务要各有侧重
教师可以把符合现实生活情境的交际任务和为提升沟通技巧的任务,以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等任务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前者可以为后者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从问题引入过渡到有效控制任务的提出,最终完成实质性的交际目标。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中的每个单元由四部分组成。第一是知识的引入,第二是听力训练,第三是口语,最后是知识的拓展与能力提升。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与该单元主题相关联的问题,教师可把这部分当做听前任务,在学习新知识前给学生布置与单元内容相关的简洁性任务,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方式收集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在课堂正式开始前的几分钟让学生运用英语对已搜集的知识进行汇报。听力训练开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与单元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声音等资料,然后向学生提出启迪性问题,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较难材料的理解程度。在进行首次视听时,布置给学生讲述材料主旨的任务,指导学生对材料有整体的正确把握。在进行第二遍视听时,要引导学生注重材料中的细节,为学生设计细节性的问题,了解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听和说的巧妙结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复述主题、解答问题等方法将英语的输入与输出联系起来。
3.2 分组学习弥补英语课堂公共授课的缺陷
伴随着当前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激增,几十人的大班普遍存在,甚至在部分学校存在超过一百人的英语公共课。在这种背景下,英语教师无法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口语交流,导致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演变成了教师的单向传输,无法得到学生对于知识的反馈,不利于互动性课堂的形成。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分组学习的优势,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例如,在视听说课堂中,教师以学生的性格特点、英语基础、沟通能力等为依据将学生分成5个人的小组,注重各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大致相同。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虽然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他们要努力使自己融入到团体之中,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目标,在学生展示成果之后教师要对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这样小组内部的所有同学都要充分参与,互相补充和帮助。分组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理进行英语交流,学生既良好的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又是英语课堂的实际受益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3 成长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在学生评价体系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成长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施策略为:第一步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评价,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第二步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现实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运用不同的标准评价学生。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