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2016-04-29甘立芬

知识文库 2016年16期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在教育硕士办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以提高和保证质量为要务,做好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

一、准确定位,创新培养模式

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准确定位是关键。培养基础教育和基层教育的骨干教师,即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及方法、具体地思考和解决基础教育实际问题,具有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的双能力应用型教师。

教育硕士是面向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因此在培养中不能一味模仿甚至照搬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而应凸显其职业性、实践性特色,避免片面的学术化倾向。但同时,强调教育硕士的职业性,并不意味着对其学术性的贬抑和忽视。

二、协同整合,建设培养管理体制

为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研究生院与二级学院以及各二级学院之间协同整合,共同完成对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校和学院都需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建设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教育制度,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才能实现教育硕士培养目标。

建设完善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要协同整合各方资源,拓展教育硕士的培养路径和培养方法。实施“优秀园丁教育培养计划”,构建实践教学特色课程、探索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选派多名青年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到中小学教育一线交流学习,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研训一体化,以基础教育课题为平台,以实习基地学校为纽带,以研究生实习为契机,与中小学联结起来,共育人才、共同发展。

三、注重需求,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专业素质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核心;参照国家教指委制定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充分吸收基础教育一线专家共同研究、制定。在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的基础上,注重需求,突出特色。如开设了“中学课程课堂教学教研研究”,主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构建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等;开设“中学教师培训研究”,主要研究中学教师的职前教育体系的优化,中学教师的职后培训模式等。开设“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教师专业能力实训”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专题,强化教育硕士教师素养和职业技能;开设“社会调查技巧”、“调查报告写作规范”、“论文写作规范与技巧”等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做调查和做研究,培养科研思维能力。

四、加强培训,完善导师队伍结构

导师作为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在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导师遴选,严格遵循有关要求及评审程序,才从师资方面确保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教育硕士具有与基础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教育硕士导师的遴选应重视其是否有过基础教育工作经历,是否进行过基础教育类研究并有相应的成果。为加强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实行双导师制,从基础教育第一线聘任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级或特级教师为兼职导师。

在教育硕士导师上岗之前,组织专门的培训,由科研和实践能力强的导师介绍经验,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介绍基础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组织教育硕士导师学习教育新理念,讨论应用型、实践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其培养目标;派遣教育硕士导师、任课教师和管理干部参加各级主管部门主办的多种相关培训项目,积极向兄弟院校学习培养经验,加强交流。

五、注重实践,强化应用技能

重视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强化应用技能,注重实践基地建设。一是坚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开展了观摩交流、听课、说课、赛课、名家点评等一系列活动,使教学时空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使教学内容和形式从课堂教学演变为活动教学,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加强了信息的沟通和问题的讨论,加快了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的提高,获得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丰收。二是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校内教学实践设备,加大学生实习经费的投入;注重与行业企业、职业学校建立密切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有长期稳定的企业实践基地和中学教学实践基地;在各级示范中学、省市教科所设有教育硕士培养基地,充分满足了教育硕士实践的需求。

六、强调实用,改革考核评价标准

教育硕士的论文应是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与管理有一定价值的题目,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丰富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注重从实践经验上升至理论总结。学校注重经验提升,要求教育硕士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归纳总结,深入分析,形成丰富的理论成果。

鼓励学生根据基础教育实际问题选题,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学科教育或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专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有一定的创造性。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实验报告、典型诊断报告、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

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学校应注重服务基层、引领社会,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形成人才培养与实践基础双向互动发展的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