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和对策探究

2016-04-29李雪芬

知识文库 2016年16期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更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而课外阅读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事实上,技校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都选择手机游戏和电影娱乐,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作为一名技校语文教师,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技工院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阅读氛围太差,阅读意识薄弱。目前技校生普遍缺乏课外阅读意识,他们在课余时间往往会把时间放在课外活动、运动、上网和交友的过程中,很少学生会把课余时间放在课外阅读上面。即使有学生愿意进行课外阅读,但是由于缺乏课外阅读氛围,看到其他同学都在搞活动、上网、交友或运动,他们就很容易受到干扰,从而放弃课外阅读,参与到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参与的活动中去。

(二)阅读内容狭窄,阅读倾向偏差。目前技校生在课外阅读中往往会选择一些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或者时尚杂志进行阅读,带有浓重的娱乐性,这样的阅读内容对于提高技校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这也是技校生课外阅读内容狭窄的具体体现。对于一些中外文学名著他们却很少阅读,并且有很多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取得成功,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三)阅读方法不对,阅读途径单一。技校生在课外阅读方面普遍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很多技校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都是囫囵吞枣式的浅层阅读,通过手机、网络搜索,虽然这种以“浏览式”为特征的浅层阅读有快速、及时的优点,但也存在容易产生思维惰性、缺乏系统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弊端。读书需要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缓慢和淡定中,读者的智慧、情趣才能与书中韵味更好地衔接,才能更好地思考、领悟和沉淀。除此之外,技校生获取课外读物的途径单一,他们大多数是通过学校的图书馆获得读物,而图书馆中的很多图书已经年代久远,缺乏时代性。长期阅读这样的课外读物,非常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时代意识。

(四)就业学习压力大,学生无暇课外阅读。目前,技校生学制是3年,其中1年为顶岗实习时间,实际在校学习文化课的时间仅为2年。在2年的时间里专业课学习任务繁重,还要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证、电子商务师证、药剂师证等,客观上造成学生无暇阅读。

二、技工院校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技工院校教育观念的偏差。技工院校的教学目标是技能和就业,培养学生的方向和目标与社会和经济的现实需要相联系,学校的教学内容依托于企业技术或管理的更新,可以说是“与时俱进”,注重的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以致用”。在很多教师和学生的眼中,来技校就是为了学技术,专业课学好就够用了,像语文这样的基础课不重要,已经形成了一种“重专业、轻基础”的恶性循环,课外阅读就更无从谈起。由于技工学校教学观念存在这样的偏差,造成了教学安排上对语文课以及学生课外阅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使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处于一种无所作为的状态,没有把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读好书”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

(二)技校生文化基础较差。技工学院的生源多是农村地区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还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在社会上工作了一段时间,这些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加之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他们都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目标理想比较模糊,价值取向偏功利性。他们的语文素质整体水平偏低,错别字现象严重,识字量也不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活动。

(三)缺乏系统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技校学生往往凭着自己的兴趣或别人的影响来盲目选择书目,很多人选择言情、武打、漫画等题材的读物,他们不注重选择“读什么”、“怎么读”,这样会造成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颜振遥在《谈谈课外阅读》中也曾说过:“从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师指导下阅读的是少数,多数是放任自流,其结果是有的读,有的不读;有的会读,有的不会读;有的读好书,有的读坏书;有的受益,有的受害;差别很大,效果不同。”可见,在阅读中必须加强系统有序、科学有效的指导,否则即使天天为课外阅读“呐喊助威”,也是徒劳无功。语文教师不仅要推荐学生一些课外阅读书目,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做到“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网络、电视等视听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随着电视、电脑、网络等媒体的普及,很多学生深深地被电视、网络、电影、游戏所吸引,很多课余时间都被手机微信、电影电视、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占据,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电视美丽的画面、动人的剧情或者网络小说的情节结构,很少进行课外文本阅读,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会受到影响。

(五)图书馆阅览室等管理不够完善。图书馆是学生课外书籍借阅的重要渠道,图书馆的藏书量以及开放程度很大程度制约着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时候学生不知道自己想阅读什么书,有什么新书出版,可以通过进入图书馆参观浏览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但是图书馆采用学生直接报书名,管理人员帮忙找的方式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有时候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想要读什么?图书馆有什么书?他们会觉得这样借书很麻烦,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去图书馆借书了。另外,图书馆的功能不完善以及开放时间过短等因素都是造成学生不愿意去图书馆借阅图书的重要原因。

三、技工院校学生课外阅读优化对策

(一)营造阅读氛围,增强阅读意识。学校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书香环境,例如在教室、走栏、宿舍张贴一些名人画像以及名言警句等,美化学生的阅读环境。还可以通过专题阅读讲座、读书沙龙、有声图书广播、QQ在线讨论、阅读推广宣传栏、阅读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营造全方位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比如笔者所在学校每年举办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和轻工大讲坛系列讲座等活动,通过大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请来专家学者讲授读书方法、读书的作用和意义、推介书目,让学生有所感悟,还举办了书海淘宝、书海拾趣脱口秀大赛、汉字听写大赛、校园之星评选等活动,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共同收获成长。针对技校学生普遍缺乏课外阅读意识这一严重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适时地向同学们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增强阅历的主要途径,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更可以通过课外阅读了解到更多的社会信息,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推荐阅读书目,扶正阅读倾向。现今的图书市场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学生对书籍的鉴别能力不强,再加上课业负担繁重,课余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学生对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老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领者,应向学生合理地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语文教师可以配合教材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是从经典名著中节选出来的片段,教师可以顺势推荐学生在课后阅读整部作品。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喜好来推荐书目,喜欢散文可以推荐《史铁生散文》、《文化苦旅》、《三毛流浪记》等;喜欢小说的可以推荐沈从文的《边城》、钱钟书的《围城》、余华的《兄弟》、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等;喜欢诗歌的推荐阅读徐志摩、林徽因、顾城、海子等作家的诗歌集;也可以推荐经典名著作品,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欧也妮·葛朗台》等,带领学生走进经典殿堂,感受艺术的博大精深;还可以推荐优秀的杂志书刊和健康的读书网站,要让学生博览群书,多方涉猎。当前,有些书刊杂志也是相当不错的,如《青年文摘》、《散文》、《读者》、《杂文选刊》等。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了趋势,因此还可以向学生推荐“榕树下”、“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新浪读书网”等综合性阅读网站。总之,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阅读偏好,推荐值得阅读且又符合学生实际的书目,并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

(三)指导阅读方法,拓宽阅读途径。技校生普遍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他们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往往是囫囵吞枣,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经典名著以及精美散文,内涵丰富的小说,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对一些休闲类的书籍只要泛读或者大致浏览即可。对于有价值的长篇巨著,可以用略读的方法浏览目录、序文、内容提要,这样对文本能有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文本的精华部分,就必须采用精读来吸取书本养分,体验丰富的文化内涵。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做读书笔记。如果学生阅读的书籍是自己的,可以指导学生在文本的优美句子或者有心得处做标记;当学生阅读有感想时,可以在文章的空白处及时记录自己的想法感受,因为灵感是稍纵即逝的,再次阅读的时候未必有同样的感受;对于经典名著或者哲理性强的文章,可以从中摘抄优美的句子或者名言警句,但要注意写明句子的出处以及作者,以方便日后查找;在读到某一文章或者某一处时,可以将心中的感受用文字呈现出来,可以撰写读书心得。学生只有科学地使用各种方式阅读,才能自由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更多地采撷文化精华。

(四)加强图书馆管理,优化阅读环境。学校图书馆是学生课外阅读资源最直接、最便捷的来源,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课外阅读环境。然而一个好的图书馆应该具备丰富的书籍,合理的图书结构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技工院校应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保证学生有书可读。图书馆在增加书籍时一定要注意有所选择,切不能为了增加数量而盲目地选购各种缺乏营养的书籍。图书的选购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内容应兼顾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方面。学校图书馆选购书籍时,可以发动学生开列感兴趣的书目清单,然后由老师把关,做适当的调整。要改善馆藏结构,面向师生开放,让学生能入馆参观选阅图书,让学生与书籍亲密接触。还要完善管理制度,延长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开放时间,建议图书馆和阅览室合并,避免资源浪费,建议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让图书馆成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校园的文化建设。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宣传,通过海报、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方式让学生及时地了解图书馆动态。图书馆还应该组织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如举办征文、百科知识问答竞赛或者读书交流会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学者来校开展讲座;还可以开展社团活动如课外阅读小组、书友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让更多的学生深入地了解图书馆,更激发了学生的借阅兴趣,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动力。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阅读能使我们各方面能力都得以提高,对于学生而言,课外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阅读优秀书籍能使学生认识真善美、净化心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必须有效地加以重视,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