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个性表达机会,还语文课堂教学真谛

2016-04-29黄小平

知识文库 2016年16期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人文性,即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性差异,尊重独特个体。因此,在语文这门大课程中的教学中倡导个性是一种方向。新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能过对一些看起来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进行新的审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能过对那些似是而非的说话予以纠正,不能人云亦云,要张扬自己的个性,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个鲜活的语文教学案例,结合案例想和大家一道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个性表达。

案例:

指导《四个太阳一课》的朗读,首先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请同学说一说,夏天的天气是怎么样的呢?嗯,很热!这么热的天,我们想不想清凉一些呢?怎么办呢?有的同学说喜欢吃刨冰、那你就把刨冰送给大家吧,叫大家也清凉一下。大家一块读一读,让每一个都清凉一下。有人喜欢去游泳,那么你说说游泳时我们人会怎么样?很凉快!!那么你快点儿带着大家去游泳池里畅游吧!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有很多香甜的水果。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想不想送给老师尝尝呢?有个同学说送我一个大西瓜,我叫她把西瓜的香甜读出来,可是她读得小声,同学们说:“哎呀,你这个西瓜太小了。老师,我送你个大大的西瓜吧!”可是这个同学读得虽然大声,可是又没感情,有一个同学说:“你这个西瓜还没熟呢!我送给老师一个有大又甜的西瓜吧!”这个同学声音响亮,感情丰富的读给大家听,读完还问我:“老师,好吃吗?”我舔舔嘴巴,连连点头:“嗯,真是又香又甜啊!谢谢你!”

冬天是个寒冷的季节,手脚冻僵了。可是老师还是想出去玩一下,又怕冷,唉,怎么办啊?有的同学说:“老师你穿十件衣服啊。”我说:“我才不要呢,多笨重啊!”有个小家伙说:“你带着火把不就热了。”我说:“你想我出丑阿,还是想我被警察抓阿。”他抓抓头说:“噢,对了,不能玩火。我还是送给您一个红红的太阳吧。”他神气得读了一遍,我说:“嗯,真温暖,谢谢你哦。”

春天是什么什么样子呢?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多美的春天啊。谁想和我去春游?这么多人啊,那你们先说服我,说说春天到底有多美,我才会带你去玩一玩。把这一段读得感情饱满,我恨不得马上实现我的诺言,带她们冲出教室,去春天的世界疯一疯。

……

我喜欢这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也美滋滋享受着课堂上孩子们天马行空的表达。那么,我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尊重个体差异,表现自己的个性

教师要做到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层设组。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然后规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使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

例如在课堂提问上,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有意识地把问题分成上、中、下三层,其中基础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学习暂困生;中档题则面向中等生;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向优等生。让学困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中等生跳一跳能摘到学习的果实;让优等生有吃的饱的感觉。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司其问,各有所得。

二、满足学生的需要,突出学生的个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老师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在课堂里,学生想研究什么问题,想用什么方式去研究问题,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想去尝试,教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是教师关注学生与否的一种重要体现。

三、引导问疑探究,架起个性张扬支点

爱因斯坦说:“智力上的成就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性格特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个性有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学习的成功又能增强学习信心,得到感情上的满足,使其对未来的学习志向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学习更感兴趣,更有劲头,呈良性循环的态势发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教风”、“学风”,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个性施以影响。

四、开放教学过程,充分张扬学生个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开放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合作探究、展示个性。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世纪,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纪,就象山有自己的姿态,鸟有自己的歌声,花有自己的色彩一样,孩子们也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关心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感受教育的热情;理解孩子的错误,让每一次失败变成成功的动力;张扬孩子的个性,教育将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作者单位:重庆南川区南平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