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校排球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2016-04-29石英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稳定,中职学校获得了高度的关注,其对国家体育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在中职学校当中,排球教学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必须保持教学的高水平,否则很容易对学生的将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中职学校是国家积极支持的院校类型,近几年在规模、学生数量、培养专业上都不断的强化,排球教学工作也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文章针对中职学校排球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中职学校当中,排球教学属于专业性的体育科目教育,有些学生是以此作为辅助运动项目,有些学生是完全以此为训练的专业。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中职学校的排球教学当中,学生创新能力是有待提升的。部分学生仅仅懂得按部就班的练习,自身没有太多的想法,整体上对排球的热情不高,导致日常的技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潜能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为此,我们在今后的排球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各个层面提升中职学校的整体水准,为国家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排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的科目不同,排球教学讲究的是整体队伍的配合,虽然只有几个人,但如果在配合程度上较高、个人能力发挥上较好,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竞技成果。相反的,在比赛和训练当中,倘若每一个人单纯的表现为“各司其职”的状态,完全不考虑周围的队友,势必会将比赛陷入到僵局,无法实现新的突破。本文认为,中职学校排球教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学生的日常训练没有心意,总是在高强度训练、按部就班训练、特训突袭等方面努力,学生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不仅态度上不积极,身体上没有较强的反应,预期教学效果很难实现。第二,排球教育过程中,教练作为唯一的主导,将学生思想完全压制,学生的创意被彻底否定,或者是被教练所“盗用”,此时的创新意识缺乏,后续能力也表现为显著的降低。
二、中职学校排球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策
(一)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中职学校的排球教学中,虽然在专业性方面值得肯定,但部分教师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想法,一味的开展“经验化”教学,导致学生的创新思想被扼杀。建议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第一,关注学生的想法及行为变化,与学生积极沟通,了解到内心想法。倘若学生有更好的创意,教练可以组织大家进行学习、优化,既可以鼓励学生创新,又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帮助。第二,如果学生提出了一些好的想法、可行性较高的训练模式,教练绝对不可以霸占,应考虑到学生的思想,让其自由的组织和训练,教练应积极的指导。以往的霸占学生思想、创意情况,在很多中职学校当中屡见不鲜,促使人才流失严重,学生学习态度消极。
(二)加强竞争意识的培养
作为一项高水准的竞技类体育项目,排球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欢迎,我国的排球成绩在世界上是非常高超的,想要在中职学校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必须在竞争意识方面培养。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在比赛、训练、竞争的过程中,只有在意识上充足,才有其他的能力去研究训练方法、学习模式。倘若学生安于现状,则不会对排球有太多的兴趣,后续的创新不过是一句空话。所以,建议在今后的中职学校排球训练工作中,加强与其他院校的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胜利的鼓励、奖励,这样才能保持竞争意识的长久巩固,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足够的后续支持。
(三)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表现为积极创新、主动创新的特点,不能单纯的在教师引导下创新,应鼓励学生自主创新。根据排球运动的特点,结合培养目的,应具备以下专业素质:排球教学时以实践练习为主体,理论阐述为核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尽快掌握所学的知识,促进能力的提高;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配合。教学时既要发挥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只是独占讲课、学生埋头练习的常规。让学生担任角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之间的互补。
本文对中职学校排球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展开讨论,从已经得到的成果来看,部分中职学校的排球教学有了很大的转变,过往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整体工作趋向于良性循环。日后,应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各个方面提高工作水平,为国家的排球事业进步,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丰富队伍建设。
(作者单位:海南省三亚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