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化学作业的分层评价实施策略
2016-04-29杨美娜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能力水平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行的分层次教学,它是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后作业作为课堂学习的继续,是巩固和消化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方法。实施作业分层布置、分层评价,尽量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与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作者分析了高中化学作业分层评价的意义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行的分层次教学,它是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分层教学可以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课后作业是巩固和消化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方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作业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评价,尽量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与目标。因此,对高中化学作业实施分层评价有重要意义。
一、化学作业分层布置和分层评价的意义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消化和巩固教学内容,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新课标要求化学评价,既要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共同发展,又要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然而,不少教师没有实行分层教学,布置作业都是统一的,没有体现差异性,对学生化学作业的评价方法也是单一标准,这种方式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考查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学生特点、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划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得到提高。因此,实施化学作业分层评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化学作业分层评价原则
差异性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的不同,对每个人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以写错化学方程式来说,原因有多种,有的没有配平、有的未书写反应条件、有的粗心、有的未注意反应物量的关系等。不同的错误反应出学生不同的问题,不能用单一的对错来评价,应根据不同的问题,制定不同的改进措施。
激励性原则。分层教学是为了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进步,不能简单地以作业对错标准来评价教学质量,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各种情况。如,对同样错误的一道题,有的学生可能是粗心造成的,有的学生已经用尽了全部智力。对不同的原因造成的错误,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评价,既要肯定成绩,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又要批评不尽心造成的错误。
平等性原则。实施分层评价是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知识、取得进步,它不是按成绩好坏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用不同的态度来区别对待,而是要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掌握他们不同的学习特点,以便更好地采取分层评价措施。
三、化学作业分层评价实施策略
(一)布置作业分层次
教师应根据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等不同情况,从作业的难度、作业形式和作业数量上体现分层。一是从作业难易程度上实施分层布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和不同层次的要求布置作业。如,有的要求能记忆并能理解知识、有的要能熟练应用知识、有的要能对作业进行探究创新等不同要求,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二是从作业形式上实行多样化布置作业。教师除了布置常规作业外,还要从作业形式上进行分层布置,以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如,教师可以把作业类型分成模型设计制作、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分组合作探究等各种形式的作业。
(二)评价主体分层次
在许多教师的教学中,作业评价主要是教师进行,这样容易造成对学生作业评价标准和方式单一、学生个体性差异不容易被发现,以及评价只重视结果、而不关注作业过程等问题。实行不同主体的评价,是因为评价过程也是一个绝好的学习过程。要进行化学作业评价,评价者要熟悉掌握评价标准。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多层次相结合的作业评价层次。
教师进行评价。对于作业难度大、做题过程复杂、学生容易普遍存在问题的作业,要由教师进行评价,评价作业时,教师可以有重点地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评价和讲解,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与思路。
学生自我评价。对于比较容易或记忆类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类题目简单有固定的评价标准,学生评价方便,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立即发现自身的问题,还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同学相互评价。对于一些开放性和探究性的作业、设计实验方案、调查报告等类型的作业题目,每一个学生完成作业可能都有一定局限性。同学之间相互检查评价,能集思广益,相互补充,能增加作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在评价中每个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既要找出他人作业的不足,又要找到解释或说明别人的证据,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作业的积极性。
总之,作业实行分层评价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共同进步,教学中坚持分层评价原则,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的学科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