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培养探析

2016-04-29牛滨

知识文库 2016年16期

钢琴演奏不仅精细复杂,而且是一门具有操作性的学科。演奏者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并且要通过坚持不懈的联系才能够熟练掌握钢琴演奏。其中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好坏决定着演奏的成功与失败,对整个演奏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优秀的演奏者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表现出钢琴演奏的艺术内涵,并且让观众更好的体会音乐的魅力。

在欣赏钢琴音乐演奏会时,人们会被演奏者演奏出的音乐所感动,这不仅需要钢琴演奏者熟练而精湛的技艺,而且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所有的活动都会收到人类心理的支配和控制的,钢琴演奏也不例外,演奏者在演奏中,不仅需要表现钢琴演奏的技巧和能力,还要表现出音乐的艺术魅力,这就需要就演奏者表现出各种非常复杂多样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让演奏赋予生命,深深打动观众。所以,优良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一个出色优秀的钢琴演奏者是至关重要的。

一、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钢琴演奏者对于演奏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艺术情感表达能力决定了演奏水平,其中演奏技能可以通过演奏者不断练习和不懈努力来获得,但是艺术情感的顺利表达则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演奏时运用大脑精准的控制系统与微妙的心理来控制演奏者来达到预期的演奏效果。

首先,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演奏者达到基本的演奏要求。演奏者在表演中只有做到弹准每一个音,达到手和心的和谐一致,熟悉和牢记乐谱,确保在演奏中每一个琴键都是正确的,这样才能使音乐通过演奏得到精准的表达和优美旋律的传达,只有演奏者全身心的投入演奏,才能更好的融入情感色彩,引起与观众的共鸣。

其次,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演奏者对演奏的二次创作。钢琴演奏不仅仅是把纸张上的音符通过琴键传达出来,更是演奏者对音乐的自我见解。每一个不同的演奏者对同一首曲子的看法不同,表现方式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演奏者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厌其烦、耐心并反复揣摩曲子,掌握其中的精髓并完美演奏。

最后,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情感的投入。在钢琴演奏中,情感的融入也是至关重要的。钢琴演奏不只是需要演奏者弹出准确的旋律,而且需要感情色彩的投入,有的音乐感人至深,有的音乐亢奋激昂,有的音乐轻松欢快。所以演奏者需要充分了解音乐曲目,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不同风格和不同情感色彩的音乐。

二、如何培养演奏者的心理素质

演奏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高水平的演奏境界,在这之中还需要演奏者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

1.掌握演奏基础和技巧。培养演奏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是扎实的演奏技巧和基础,包括左右手协调、手指跑动、八度练习等,熟悉并牢记手指的动作以及产生的音响效果,认真钻研乐谱,采用科学的练习方法加倍练习,并总结联系中的错误,避免再次发生,这样才能透彻掌握演奏的基础和技巧。如果演奏者连最基本的基础和技巧都无法掌握就上台表演,那注定表演失败。演奏者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全面的乐理知识、娴熟的演奏技巧,才能流畅轻松自如的演奏。

2.掌握演奏曲目。为了达到更好演奏效果,熟悉和熟练演奏曲目也是演奏者为了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演奏者不仅要熟悉曲目里的音符,而且还要熟悉曲目的产生背景和曲作者的一些背景知识,了解曲作者创作的意图和情感。演奏者只有对演出曲目进行充分的准备和了解,牢记乐谱以及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曲目的内涵,避免过度紧张出现忘谱的情况,全身心投入演奏,在演奏中才能完美和精准地表达出音乐。

3.适当调节心理状态。为了演奏者在演奏中达到预期完美的演奏效果,不仅需要调动全身的各个官能,高度集中注意全身心的投入演奏,使身体各个部分相互协调工作。演奏者在演奏中或多或少会出现紧张、焦躁、怯场等不安的情绪,或者硬件设施的准备不充分,或者导演与其他工作人员工作上的失误等,遇到这些情况演奏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钢琴演奏上,细心体会音乐的美感和内涵,忘记舞台上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努力克服不良情绪和突发情况所带来的紧张和失误,调整心态和稳定情绪,达到理想的演奏状态。

4.积累演奏实战经验。丰富的艺术实践以及不断累积舞台的表演经验对演奏者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同样至关重要,钢琴演奏是一种艺术实践,实践是一个不断熟悉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在演奏中不断进步,提高演奏水平,熟悉演奏流程,对突发状况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所以,不断实践并总结经验是演奏者不断进步的必经之路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钢琴演奏是一种艺术活动,通过演奏者在舞台上的演奏使一篇普通的乐谱重新拥有了生命力,是演奏者的再次创作。钢琴演奏者在演奏中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及其复杂的,只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才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演奏中全身心的投入演奏和表演,演奏出动人的旋律。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