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汉语的灵活性

2016-04-29李伟欢

知识文库 2016年16期

汉语又称“华语”、中文、中国语,是汉民族的母语,中国的官方语言,拥有15亿以上使用者。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主要流通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海外华人社区。

近几年出现了汉语热现象,出现汉语热的主要原因不仅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和政治地位提高,还有汉语自身具备的一些特点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它既有和其他语言相通的一面,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近年来不少学者呼吁加强对汉语独特的研究,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汉语的研究摆脱印欧语研究的模式,走上更为健康的发展道路。我们完全赞同这一意见,下面就汉语的一大特点—灵活性这一问题作一些研究。

一、从词语的组合看汉语的灵活性

这里说的词语指词和短语。词和短语是两级重要的语言单位,句子由它们构成。研究一个语言的特性,离不开对它们的分析和探索。在考察中我们发现汉语词语的组合十分灵活。表现多样,情况各异。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一问题。

1、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的结合体,汉语中的语素有着不同于世界上其他语音语言中语素的特点。王力先生指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一个伪语(即短语)的阶段,伪语逐渐凝固,便成了多音节的复合词。例如:会议一议会、火炉一炉火(以上名词)、会意一意会、假装一装假(以上动词)、红枣一枣红(一名词、一形容词)、来历一历来(一名词、副词)等。

2、词和短语可以互相转换,词可以扩充成短语,短语也可以节缩成词。汉语词与短语的关系极其密切。汉语复合词多数由短语固而成,因此复合词与短语便有着基本相同的内部组合类型。复合词还可以继续扩展而成短语,短语也可以节缩成词语,显示出极大的灵活性。词扩充成短语的例子有:清楚—一清二楚,颠倒—颠来倒去/颠三倒四/七颠八倒。短语节缩成词的例子有:激浊扬清—激扬/激清,祀人优天—祀忧

3、单举与连言所表达的语义相同。汉语由单音节向多音节(主要是双音节)发展,同义词的连用融合也是一条重要途径。两个语义相同相近由单语素构成的单音词,由于古人的行文习惯,常常被连用,连用的结果使得两个语素的联系逐步加强,最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双音词。看几个例子:嫉/妒—嫉妒,离/别—离别“离”“别”和“离别”无论在古汉语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同时并存,语义基本相同,都有“离开”“分开”义。

二、从词语的运用看汉语的灵活性

由于语境的影响,词语在进人交际状态时,总显示出较大的灵活性,这是世界上各民族语言的共性。汉语在之方面表现得格外明显,进入交际状态中的词语不仅在语义上有灵活性、语法上有灵活性,甚至一部分词语连自身的形体也会发生临时性的变通,下面我们分四点看看。

1、语义的精确与模糊

同一词语(或语素)在运用时,有时取其精确义,有时取其模糊义。如高精确义,如:高血压(成年人的动脉血压持续地超过140/90毫米水柱)、高烧(指体温在摄氏三十九度以上)、高频(无线电学上指一万五千兹或两万赫兹以上的电磁振荡)。模糊义如:鲁讯《秋夜—野草之一》:“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又有模糊中的模糊,如大小之中还有大小。称谓中的大少爷、大小姐、小小孩儿等即是。又有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如称年纪大的为老,老先生、老前辈之类。但又可称排行最未或年龄最小的为老,如老姑、老头、老儿子等。

2、语义的虚活性

所谓语义的虚活性指的是某些词语在被使用时,语义不似贮存状态时那么确切,而随语境显现出某种灵活性,请看下面的例子:

歌剧《白毛女》:“有钱人结亲讲穿戴,我爹没钱不能买。扯上了三尺红头绳,对着镜子扎起来。”句中“没”并不是真的一点也没有,而是指量少,数目不够。文革期间芭蓄舞剧《白毛女》将“没钱”改为“钱少”似乎更严密,其实是改编者对语义虚活性不了解所致。

3、连绵的拆用与挑转用

连绵词是单纯词,组成它的两个汉字只是语音符号,不是语义符号,只有当这两个汉字组合成一个词进才能表义,因此,人们总是说连绵词具有不可拆性。但在古籍中我们却发现连绵词有时可以拆用,可以挑转用,语义不变。

三、从句子的组合与变化看汉语的灵活性

汉语的灵活性在句子这一级语言单位上也有表现。经过许多学者的潜心研究,我们已经知道整体认知性是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汉人对一些句子的理解往往采取意合法,并不过份关注句子的结构形式。正因为如此,在表达同一语义时,汉语的句子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出极大的灵活性。

1、句子组合成分的自由调动

对汉语来说,语序的作用十分重要,在一般情况下,语序是不能随意变更的。胡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曾举例说:汉语只能说“我们爱祖国”如果把语序变动,说成祖国爱我们”或“爱祖国我们”,“就把原来的意思改变了,或者变得不成话了。

2、句度灵活

句度指句子的长短。所谓句度灵活指的是对同样一个内容,古人在表达时采用的句子或长或短。如: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缩作:“惊鹊栖未定”。可以看出,这里说的句度灵活不是指增减附加成分(如定语、状语等),而是指字面不尽相同、长度有别、彼此有某种联系的若干句子表达大体相同的内容。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