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歌唱的艺术表现

2016-04-29曾莹

知识文库 2016年16期

歌唱是人们用以抒发感情,交流情感的一种手段,它通过美的语言和美的旋律表达着人们丰富的内心情感。所以最富有感染力,最能引起人们之间的心灵共鸣。歌唱也是人们最容易接触到的音乐,为了能更好的提高人们的听赏水平和学唱能力,通过对歌唱的艺术表现几大方面的剖析以便使人们更清晰的了解歌唱,欣赏歌唱,以及提高自身的歌唱水平和修养水平,从而更深一层的走进音乐殿堂的歌唱艺术,体会歌唱艺术的美。

歌唱是一门古老的音乐艺术。这里所说的歌唱,是一种美妙而有艺术修养的歌声,而不是任何人随便发出的声音。它必须经过严格合理的训练过程才可以获得。歌唱的艺术表现是演唱者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凭借熟练的演唱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达到声情融合后对音乐作品具体而又准确的表现。我们将从语言之美,音乐之美,表演之美等三个方面来阐述歌唱的艺术表现。

1分析歌唱中的语言之美

歌唱是语言与音乐的有机融合的语言艺术。在语言和音乐的关系上,语言是歌唱的根本,歌唱是语言的艺术载体。歌唱的目的是让听众从优美的歌声和清晰的语言中明确歌曲中的内容、思想和情感,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语言在歌唱艺术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作品光靠美的声音、高超的技术而没有诗歌般的语言的话,那就易产生“噪声论”的倾向,像喝白开水一样,这个作品也就不可能成为艺术作品。例如王洛宾改编的哈萨克族民族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只有两三句旋律,可是有着四段歌词,却让人百听不厌,谁都能唱上两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等等,这些歌词让每个人听了都有所感动,容易产生共鸣。它能很好的向听众观众传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这就是语言的美。

语言在歌唱中很重要,语言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特性:

1)语言的准确性

歌唱语言的美要达到“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调”的境界与效果,可不是“动动嘴”就能达到的。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区域之间差别很大,语言类别复杂,要达到规范语言的准确性,先要尽可能使用统一的、标准的语言。

我们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是以北京语言为依据的,它既是汉民族共同遵循的语音标准,自然也是汉民族歌唱艺术所遵循的语音标准。咬字的高度准确、清晰是歌唱艺术的最基本条件。汉语咬字很讲究,艺术歌曲更是要求每个字都“字正腔圆”,对歌词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归韵有着严格的要求,以字与腔的完美结合来完成歌唱艺术的创造任务。

语言的准确是情感表达的最基本要求,假如一个歌唱演员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歌词,那就不用谈什么通过歌词表达歌曲丰富的思想感情了。包括外文歌也是一样的,必须强调其准确性。一字不正,就会影响歌唱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2)语言的歌唱性

老师在授课时,要求我们唱歌要像说话一样,自然地歌唱。这就说明语言的音调表现就像歌唱一样富有韵律感。在普通话里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在歌唱中,一句歌词也是用一个个的字构成的,所以对每一个音节的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每一句歌词,进而影响到演唱者对作品的发挥。

提高语言的歌唱性,就是要求歌唱演员要不断提高歌唱技巧,如变化母音声音力度的能力、变化字音高低的能力、歌唱中母音变化的连接、连贯的能力等,使歌唱语言更圆润、更优美、更动听。这就要求演员要多学习不同作品,学会更好的处理歌词与音乐的相应配合,使音乐能达到最佳效果。

3)语言的生动性

任何艺术形式都离不开生动的形象,歌唱作为歌词语言与音乐旋律的有机结合,当然也不例外。不同的歌曲表达的时代和内容是不同的,每一首作品都是一段浓缩的生活记录,它表达词曲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作品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好的歌者会根据歌词语言的内容和情感的表达来铺排内心的视像,对所表达的内容作出相应的变化,使得语言生动,更准确的表达作品。

2分析歌唱中的音乐之美

歌唱是音乐的一种形式,一首好听的歌曲要通过美的旋律,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情感等要素表现出来,这些要素的相互配合,能体现千变万化的艺术表现力。只有在演唱时充分发挥音乐美的特性,才能做到声情并茂、不同凡响。

1)旋律的美

旋律是构成音乐美的主要艺术语言之一;是音乐艺术的灵魂和基础。一首流传经典的艺术歌曲,首先,其旋律的结构上是严谨的。其次,表情上是丰富的。第三便是旋律线具有很好的动力性。

2)节奏的美

音乐作品中音高固然重要,但它只有和节奏结合起来才能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将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就叫做“节奏”。节奏在音乐里是指音响运动中有规律交替出现的长短、强弱现象,在歌词里是指有声语言有规律的停顿、反复、呈现出一种整齐回环的美。在演唱歌曲时,要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体会歌曲的情感变化,使演唱更富有动感,充满活力,才能将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

3)和声的美

所谓和声,就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的音所发出的音响效果。在歌曲中,与旋律、节奏相比,和声则是更为复杂的一种美。和声在歌唱美的构成中是缺一不可的重要因素,因为没有音响的和声性就谈不上音乐性。美的音乐必须有美的音调,而美的音调又必然是和谐的,和谐的声音又总是悦耳动听的。

4)丰富的情感美

演唱是情感表现的艺术。歌唱艺术不能脱离情感,作品丰富的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能称之为作品,更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歌词创作者受现实生活的感染而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他对生活进行理性的思考,然后把这种情感体验渗透与歌词的创作中,因此,歌词既要表现思想,又要表现生动的情感。看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无不都有着丰富的情感,如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阳关三叠》,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多处的八度大跳,以及“历辛苦”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又如《教我如何不想他》、《黄河怨》等等,这些好的艺术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情感,让人听了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分析歌唱中的表演之美

歌唱艺术是一种表演的艺术,在引发情感与创造情感的表演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对歌词语言的立即体验,通过语言表现人物、叙述故事、描绘景物等,表达喜、怒、哀、乐、怨、恨、愁等感情的细微变化,达到吸引观众,感染观众,说服观众后改变观众的思想和态度。技巧是歌唱艺术表现的基础条件,但技巧并不是表演成功的唯一条件。因为,歌唱表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展示单一的技巧,而是为了表现声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过程。一首声乐作品,除了在声乐技能、咬字吐字等方面着力精雕细琢外,表演技能也是体现作品艺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要求视觉、听觉的高度统一,要求演员在舞台上能歌会演,形神兼备,形准神似。“神无形则不显,形无神则僵死”。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呢?我认为主要是眼神,面部表情,手势配合上形体动作。人人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台下的观众他们在欣赏你歌唱的时候同时也是通过你的眼神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内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眼睛会说话”,所以歌唱者应当赋于眼睛生命,让它有神,懂得用它与观众交流,传达情感。然后是面部表情,人的种种情感变化在面部产生不同表现形成表情。所有的歌唱家说:“表情是歌唱的灵魂。因此,只有当声音与表情同样的完美时,歌唱才可能被称为‘艺术’。”感情不同面部表情就各异,歌唱者应当充分调动面部表情参与表演。

形体动作也很关键。一个演员在台上表演要给人以落落大方,精神抖擞,毫无拘谨的形体感觉,不能缩头缩尾,扭扭捏捏的,更不能把随随便便的作风带到舞台上来,或是有太多的小动作。一般来讲在演唱艺术歌曲时只要有适当的动作就可以,不要过多,多了反到画蛇添足。这种形体表演必须是画龙点睛式的,是优美的恰到好处的。歌唱演员只有做到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得到观众的认可。

如歌剧《白毛女》中当白毛女用食指突的一下指向前方,憎恨的眼神皱眉头同时嘴里唱着心中的愁苦,身体倾斜似站不稳,这些充分向观众传达了旧社会地主把人逼成非人的一种情景,让观众对白毛女产生了同情,对黄世仁的憎恶,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憎恨。演员充分调动了眼神,面部表情,手势以及形体动作。让整个人物形象活了起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歌唱的美是有许多具体内容的,在声乐演唱中,艺术表现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歌唱中必须做到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才能把歌曲真正的内涵表现出来。作为一个歌唱者要根据自己本身的声音条件和程度,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吸收,这样才能在歌唱的艺术表现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单位:惠州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