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安,无愧于己
2016-04-29李丽莎
李丽莎
家风,这个词语在我普通的小家庭里甚少被严肃地提及。家族家风是什么?回望我所仅知的家族四代短暂历史中,诸多記忆琐事浮现眼前。
午饭桌上,我第一次郑重地提起家风这个词语,希望从父亲那里知道更多这个家族的故事。父亲一下子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了祖父的点点滴滴。
祖父高寿,活到90岁,无疾而终。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那么平静,少言寡语,仿佛这就是他一生的诠释。祖父是一位党龄近60年的老共产党员,解放后入党,他们这一代人记录着中国发展的历史,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从大锅饭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一直当着队里的生产队长,管着队里的小砖窑。全家五个孩子,却常常食不果腹,就连队里一头死牛,也是不同意私分的。
父亲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外打工养家,供姐姐读书,供妹妹上学……
说起陈年旧事,父亲有些语塞,母亲也泛起了泪光。体会起来,那里面不仅有着贫苦留下的痕迹,还有一种骨子里的韧性,是对自己的无愧于心。
回忆起从孩提时候父母言语行为,到参加工作后的反复叮咛,心中无限感慨,那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幼时,家在农村,四邻里有位80岁高龄的老人朱大爷,无儿无女。母亲时常为他送去一些旧的衣服、自家种的西瓜葡萄。我到十岁就学着一根小扁担挂上两只小桶担水,母亲也不担心,还鼓励我给朱大爷担些。一次学校安排的帮扶活动,我还叫几个同学去朱大爷家帮忙。几个小伙伴收拾房间、洗衣服,朱大爷抽着叶子烟,微笑地坐在门口。大爷去世前,请人砍掉了门口那棵老树,做成了几个菜墩,特地给我家送来了一个……
此时在心里刻画出家风的样子,不知为何会想起幼年时的朱大爷,现在去解读,应该是爱与感恩。让老人安详离世,也是为自己的心有所安吧。
参加工作10多年了,至今记起几年前,当我的工作岗位变动,从科级提拔为副处级干部的那天,我兴高采烈地告诉父母这个消息。父亲方正精瘦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欣慰进而慎重地叮嘱我,不该拿的不要拿,不该做的事不要做。
几句简单的话,几年来被父亲反复提及过多次。反复叮咛,那是一种多么深沉而厚重的父爱!作为子女怎能辜负。做人做事,心中无愧,不仅是对事业的责任,也是对家庭的责任,这样才能心安。
回望这些年,从孩子走进校园,开始读书识字,开始用稚嫩的双眼看世界的时候,我告诉他吃饭时不要吧嗒吧嗒,不要只顾着把喜欢的菜往跟前儿挪的时候,母亲就会说,要是以前这样,太姥爷的筷子头早就落到你头上了;孩子在教科书上学会不能闯红灯,他会告诉我那叫遵纪守法……
生活是点点滴滴的累积,家风总在只言片语中接力。家庭是国家的细胞,那些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应该不息地传递,这个民族才会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提家风、倡家风,正是这个时代,也是中华民族所不可或缺的气质。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家风不应该被遗弃,因为家庭的气质成就了民族的精神。
(作者系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