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既要直言,更讲规矩
2016-04-28艾冰
艾冰
人们印象中沉默内敛的陈云,一生中曾多次大胆直言,并做到了直言不讳与遵守规矩的统一。他提出重大建议时总是讲纪律、重程序。或向中央领导提出,从不对外宣扬;或在中央会议上公开讲,受到与会者的认同。
曾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陈云,多年来非常注重守政治纪律,讲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曾特别赞赏他“党性坚强”,还引用过陈云说过的话:“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为所有党员及各级党组织之最高责任。”
但是,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并非意味着不能直截了当地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和问题,同样是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鲜为人知的是,人们印象中沉默内敛的陈云,一生中曾多次大胆直言,并做到了直言不讳与遵守规矩的统一。
执行中央规定,怒斥王明“横行霸道”
1938年,陈云从莫斯科回到延安,被任命为中组部部长。在这个岗位上,他注意守纪律、讲规矩,曾两次“呛声”当时炙手可热的王明,批评了他的错误主张。
王明到延安之后,很快提出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主张。而毛泽东则提出了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独立自主的路线,并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当时中央开高级干部会,王明常与毛泽东争论。由于王明有共产国际的背景,很多人不敢公开支持毛泽东,也不敢当面否定王明。
陈云则不然。当王明找到他寻求支持时,他第一次“呛声”王明,并公开表示,自己拥护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1941年,中央确定了直辖各校学生的使用原则,规定女子大学留50%学生从事妇运、青运工作,其余从事党的各方面工作。担任中国女子大学校长的王明却拒不执行,要求女大自行分配75%的毕业生。为此,陈云给他写了信,指出“女大全部学生都应在中央总的意图之下,留一半学生做妇运工作已考虑到妇女工作的特殊性”。
由于王明仍不遵守党的纪律,中组部不再介绍新来的学生到女大学习。王明发现后,到中组部“兴师问罪”,陈云坚持原则,毫不让步,王明碰了个钉子,灰溜溜地走了。事后,陈云气愤地说:“党内谁都不能横行霸道。”
“提意见也守纪律”未遭错误批判
陈云不光反对个别高级干部不守党纪的行为,自己向中央直陈重大问题时,也同样注意遵守纪律和规矩。
1962年春夏之交,我国农业生产仍然很困难,陈云在外地休养时听到安徽搞了“责任田”,认为这与他在农村所见、所设想的办法类似。他说,这叫做分田到户也好,叫包产到户也好,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办法。他决定尽快回京,向中央和毛泽东直陈此事。
不过,当时毛主席虽同意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思想和政策进行局部调整,但并未放弃。很多人劝陈云,此事关系重大敏感,是否再慎重一些,中央领导之间也有不同看法。但陈云回答:“我作为全国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对党和人民负责,怎能延误时机?”
7月6日,陈云回京后不久就给毛主席写信,要求到毛处面谈农业恢复问题。7月9日夜, 陈云按约来到中南海,与毛谈了1个多小时。毛主席听得很认真,但并未明确表态。事后陈云听说,毛泽东很生气,严厉批评了陈云等人的建议,并说:“‘分田单干是瓦解农村集体经济,解散人民公社是中国式的修正主义,是走哪一条道路的问题。”
此后,中央召开北戴河会议,用半个月时间集中批评了“包产到户”的主张。时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未经中央同意,到中央党校等地宣传包产到户思想,更是遭到集中批判。而持有相同观点的陈云,却始终未被点名批判。会后,毛泽东解开了谜底:“陈云的意见是错误的,但他有组织观念,守纪律,是向中央常委陈述的,没有对外宣传。”
后来的事实证明,陈云是富有远见的,“包产到户”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
在中央会议上抛出六个“炸弹”
根据《党章》等规定,党员有在党的会议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并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这为党员正确行使自己的批评建议权提供了遵循。1978年11月,时为中央委员的陈云抛出六个“炸弹”——提出中央急需解决的六大问题,就是在中央工作会议东北组小组会议上公开提出的。
这六个问题,涉及薄一波等所谓叛徒集团案的平反,陶铸等人所谓叛徒的平反,为彭德怀平反,在“文革”中受错误批判人员的平反等问题。
陈云提的这些问题不仅事关重大,在当时还有不小“风险”和阻力,但它符合有关程序,符合该会议“畅所欲言”的精神,也与会议确定的讨论重点“明年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相关,有利于拨乱反正,统一思想,因而受到了绝大多数与会者的积极响应,万里、聂荣臻、胡耀邦等大批老干部纷纷表示支持,有的还对陈云的建议做了补充。
最终,中央采纳了陈云等人在会上提出的建议,决定对四五运动、“批邓”、薄一波等案及彭德怀、陶铸等人的问题彻底平反,并对康生等进行审查,为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历史转折做了充分准备。会议取得这样的成果,与陈云既直陈己见又遵规守纪的发言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