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

2016-04-28姚哲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护士长层级护士

姚哲

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 贵州遵义 563100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

姚哲

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 贵州遵义 563100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方面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48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为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性管理方法,实施轮班休的管理体系;而为观察组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观察执行分层级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与两组的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模式之后,病房管理与基础护理的质量评价显著优于执行之前;患者对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总体满意率达到了 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形式能有效提升整体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分层级管理;护理管理;质量

常规采用的护理措施,往往存在护理人员分配不合理、缺乏必要专业化培训、职业素养参差不齐、护理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实际的护理效果。为了实现让患者满意的优质护理效果,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的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的工作护士中,随机选取48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观察组的护士中,4例为本科及以上学历,11例是专科学历,9例为中专学历;其年龄为 20~38岁,平均年龄是(28.5±7.2)岁。而对照组中,包括3例本科及以上学历、12例专科学历、9例中专学历,其年龄是21~38岁,平均年龄为(29.2±7.4)岁。这些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等方面有均衡性,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性。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的护理人员,依然采取常规性的管理方法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延续原有的护理模式,实施轮班休的管理体系;而针对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则采用了分层级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 构建层级框架

首先选择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大专学历的护师通过竞聘上岗选拔护士长,组织构成层级管理团队,拓展其工作内容,负责该科中护理人员的培训、选拔、考核等。护士长按照护理部制定的护士分层管理方案对照科室护士的个人能力、工龄、职称、学历等情况,采取本人自荐,科室讨论考核后报护理部审批的形式进行分级,依次分为 N3、N2、N1、N0四个级别,然后根据病房的实际需求,实施小组负责制,可以将各个病区进行分组,通常可成立1~4个小组,依次为护士长(N2或N3)、小组组长(N2或N3)、高级责任护士(N1)、初级责任护士(N0)的层级管理框架,来完善护理工作开展的流程与内容。

1.2.2 规范层级分工

被划分到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也不同,因此需要依据其层级进行工作的合理分配。将科室中的护理人员,以阶梯式进行分布,并落实具体任务,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对于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应当确保彼此之间的有效衔接。

1.2.3 制定培训方案

按照护理工作实际开展状况,护士长严格按照该组的分级制度要求,为不同等级的护士制定相应的个体化培训计划。而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的成绩融入到绩效体制中,在绩效与晋升范围以内,纳入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从而能够激励并调动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质量与医院声誉。

1.2.4 排班安排

在传统轮班、轮岗的排班基础上加以改善,制定更加具有弹性的排班模式,根据护理专业的技能要求,实际的工作量与工作强度,合理控制护理工作的时间段、高峰工作段以及夜班时间等,从而能够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人员数量等。

1.3 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的评价,采用百分制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分数低于65分,为护理质量差;分数处于66~85分为护理质量基本合格;分数在86~95分为优质护理。

(2)根据层级管理模式的要求,统计护理工作满意度。可以以现有的质量控制标准为基础,做好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最后由病人对护士的护理情况进行评价,明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弥补不足,达到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目的。

1.4 统计意义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研究数据处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用(%)表示,并检验俩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 t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患者对比存在的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执行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为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模式之后,病房管理与基础护理的质量评价显著优于执行之前,因而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构见表1。

表1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执行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对于观察组的病人满意度达到了 91.67 %,而对照组的病人满意度仅为 75.00%,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2所示。

表2 患者对两组护士的满意度比较分析

3 讨论

传统的护理模式管理下,护理工作的开展存在分散性问题,缺乏必要的持续性和整体性。另外,由于难以进行护理人员的合理分配与工作时间安排,可能导致高峰时段、薄弱时段或夜间的护理人员人手不足,或护理人员负担过重,给护理人员造成精神紧张,进而出现疲劳,降低了护理质量,提高了出错率。由此可见,传统护理服务体系逐渐难适应不断发展的医疗环境,为适应现代化的护理服务理念,相应的护理制度与模式也应当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管理学经验,采用先进的护理人员管理措施。

(1)设置相应的岗位,以病区为单位依据成立护理小组,数量一般为5个,各个小组均选出一名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对护士进行级别划分,在护理中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级别的护理人员。

(2)将责任制落实到护理工作中,作为护士长要全面监控护理质量,明确各个小组的责任。对于有严重病情的患者要选派高级别的护理人员,同时高级别的护理人员要对护士长进行协助。

(3)护士长以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同时结合护理人员的情况,将培训计划进行制定,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培训结果,以此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

(4)应用弹性排班制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将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提升,将其工作效率提升。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有助于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能够建立合理、科学的护理专业人才梯队,促进护理的垂直有效管理,创建平等、互助的工作氛围。分层管理能明确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具体职责,采取多劳多得的方式,有效提升整体凝聚力,使工作更加规范化,既减轻了工作压力及负荷,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理人员主动参与到工作中,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护理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执行分层管理模式后病房管理评分达到(96.24±8.09),基础护理评分为(99.02±8.17),优质护理评分为(97.18±8.19),均显著优于执行前,可见,分层级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护理管理的效果。而通过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中显示护士分级管理模式不但提升了护士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和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因此,在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中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1]黄进淑.护理组长在护士分层级管理中的新路探索[J].全科护理,2010,8(6):534-535

[2]张晓萍,卢根娣,周燕燕.军队医院护士分层级管理办法初探[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9):60-61

[3]陈伟菊,黄洁薇.专科护士在护士分层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33-34

R471

A

1672-5018(2016)11-277-02

猜你喜欢

护士长层级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等 你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