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氨酸鸟氨酸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2016-04-28梁光福
梁光福
惠水县人民医院 贵州 惠水 550600
门冬氨酸鸟氨酸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梁光福
惠水县人民医院 贵州 惠水 550600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预防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00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泮托拉唑、生长抑素等常规护肝、抑酸、止血补液等常规治疗。而针对治疗组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1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氨指标变化与治疗前后NCT。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氨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在肝功能改善、预防血氨上升、降低胆红素方面有明显的作用(P<0.05)。结论:研究发现,门冬氨酸鸟氨酸能有效预防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诱发HE,因而是值得推广的临床防治用药。
门冬氨酸鸟氨酸;肝硬化;消化道;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HE)的发生,常见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一般是由于严重肝脏疾病所引发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临床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往往较为突然,出现大量出血,且消化道出血后可能导致肠道内积血,血氨生成增加,诱发肝性脑病,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由于乙肝肝硬化、丙肝肝硬化或酒精性肝硬化等,并发出现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00例,男78例、女22例,年龄32~80岁。患者都接受了经胃镜、血常规及大便常规和粪便隐血试验等,并最终确诊。其中包括呕血的25例,黑便39例,呕血与黑便的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泮托拉唑、生长抑素等常规护肝、抑酸、止血补液等常规治疗。而针对治疗组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1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天。
在治疗1周的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氨等的变化情况。肝功能(胆红素、白蛋白等)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氨浓度采用血氨检测仪检测。智力测试采用数字连接试验(NCT),在试纸上随机分布1~25共25个数字,要求受试者用笔将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尽快连接起来,发现错误及时指出,并从纠正错误后继续计时,记录完成时间。患者出现行为异常、血氨升高、NCT延长视为并发HE。
1.3 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氨变化
添加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组患病者中,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氨的指标情况如下表1所示,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肝功能改善、预防血氨上升方面,有明显的作用(P<0.05),能显著降低胆红素,改善肝功能。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氨值变化(±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氨值变化(±s)
总胆红素(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血氨(μmol/L)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n=50) 76 36 118 78 96 32对照组(n=50) 80 46 120 86 98 38
2.2 两组治疗前后NCT变化
结果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预防NCT延长方面有明显作用(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CT变化(±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CT变化(±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n=50) 45.2 48.9对照组(n=50) 43.1 59.3
3 讨论
HE是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HE最常见的诱因是消化道出血。由于血液中含有蛋白质,因此消化道出血后肠道内蛋白质增加,在结肠部位经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氨;而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合成尿素、清除氨能力等会逐渐减退或消失,最终导致来自于肠道的氨,无法经过肝脏进行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中,使血氨升高。高血氨神经毒性则会引起脑组织、脑细胞功能的紊乱,临床表现主要体现为肝性脑病的神经、精神症状等。
当消化道出血之后,需要及时用药以减少氨的产生,同时抑制肠道氨的吸收,促进血氨代谢,降低血氨,达到预防HE的目的。乳果糖属于一种人工合成酸性二糖,处于小肠中不会被分解吸收,而会在右侧结肠内被厌氧菌、大肠杆菌等肠菌分解,从而形成乳酸与醋酸,将降结肠pH值低至5.0,酸化肠道环境,从而使肠腔氨转化为铵,最终得以降低血氨浓度。此外,具有高渗浓度的乳果糖,还可以加强导泻效果,增加粪便中的氮排泄量,促进肠道的乳酸杆菌生长,并抑制能够分解蛋白质产生尿素的细菌,从根本上减少氨的形成途径。门冬氨酸鸟氨酸对于降低胆红素、升高白蛋白方面,则具有显著的作用。
门冬氨酸鸟氨酸,是一种用于合成尿素与谷氨酰胺的必备底物,主要参与三羧酸循环与核酸的合成,其中,鸟氨酸可激活尿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和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进而使其与循环中的氨相结合,加速尿素的合成,促进氨代谢,以降低血氨浓度,达到对血氨的解毒作用;门冬氨酸鸟氨酸中的 L-门冬氨酸参与肝细胞内核酸的合成,有利于损伤的肝细胞修复。另外,门冬氨酸可作为底物生成谷氨酸和草酰乙酸,谷氨酸则会进一步转化呈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具有抗氧化、解毒功能;门冬氨酸还可间接地为组织细胞供应能量,以促进损伤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提高肝细胞的红胆素摄取、转化、排泄,提高地血氨的解毒能力,恢复肝脏解毒功能。
通过本研究发现,治疗组应用了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预防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由此可见,门冬氨酸鸟氨酸不仅能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后HE的发生,还能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可临床推广应用。
[1]席晓阳,崔美璐,毕玉峰.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 (3):52-53
[2]万运方,王红玲,WANYunfang,等.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1):129-131
[3]郭芳,谭诗云,吴鹏波,等.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疗效的 Meta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 (6):1165-1171
R575
A
1672-5018(2016)11-309-01
梁光福(1980年6月)男 汉族 贵州瓮安人 本科学历 主要从事临床医学专业 现任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