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胃代食管与传统食管癌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对比
2016-04-28徐士杰
徐士杰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心胸外科 239000
管状胃代食管与传统食管癌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对比
徐士杰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心胸外科 239000
目的:讨论管状胃代食管与传统食管癌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5例行食管切除术的食管癌患者,当中24例行管状胃代食管作为观察组,其余21例行传统胃代食管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呼吸功能。结果:观察组各项呼吸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相较于传统胃代食管切除术,采用管状胃代食管切除术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更低,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食管癌;管状胃代食管;呼吸功能
针对食管癌患者,临床中主要采用食管癌切除术,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得患者生存时间得以延长。全胃代食管是食管癌切除术食管重建的主要方式,其本身具有重建食管血供良好、操作便捷以及取材方便等优势,然而因为术后胸胃扩张,逐渐占据患者胸腔,导致患者肺功能与心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患者预后情况并不理想[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管状胃代食管能够有效缓解胸腔压迫症状,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进一步探讨管状胃代食管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手术方案、手术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2015年 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5例行食管切除术的食管癌患者,当中24例行管状胃代食管作为观察组,其余21例行传统胃代食管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5例,女6例;年龄37~63岁,中位年龄(43.6±8.4)岁;胸中段癌17例,胸下段癌4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8例;年龄38~61岁,中位年龄(43.1±8.5)岁;胸中段癌19例,胸下段癌5例。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食管癌切除术,通过食管旁路进行吻合,由纵膈胸膜固定于食管床,食管中上段采用颈部手工吻合处理,中下段采用胸内器械吻合处理。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胃代食管,游离到胃以后与食管残端进行吻合处理。针对观察组,采用管状胃代食管,选择切割缝合器从幽门上2~3cm位置沿着胃大弯与胃小弯平行切开到胃底部位置,使其成型为顺行窄管状胃,针对胃右动脉幽门管分支进行保留,内径保持 3.0~4.0cm,针对管状胃代食管进行残端吻合处理。
两组患者在术后均送入科室ICU病房进行监护,给予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等支持治疗方案,术后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处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
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包含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1%)以及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VC%、FVC%、FVC1%以及MV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肺功能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肺功能情况对比(±s)
?
3 讨论
食管癌根治术是临床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手术局部解剖结构较为复杂,相应的手术难度较大,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受到巨大的影响。随着食管癌根治术的进一步完善与定型,临床开始关注患者的预后情况,追求更为科学的手术模式[2]。
传统全胃代食管切除术尽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再加上术后胸胃扩张压缩患者胸腔,患者的预后情况并不理想[3]。管状胃代食管主要放置于纵隔内,能够有效改善胸腔胃扩张对患者心肺功能造成的干扰,从而有效改善胃管反流与胃排空障碍症状。相较于全胃代食管,管状胃代食管具有以下优势:①管状胃代食管主要是将胃小弯侧切除,能够有效降低胃泌酸的面积,缓解食管反流的症状;②管状胃代食管主要是放置于纵膈内,其本身在生理方面与解剖方面更为接近原食管,相应的扩张不大,食物更容易排空,能够有效减少胃内容物潴留的现象,从而有效降低患侧纵膈、肺脏的压迫;③管状胃代食管的容积相对较小,胸腔占位效应也相对较轻,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胸腔积液排出。
本组研究数据中,采用管状胃代食管切除术的观察组,其术后3个月的VC%、FVC%、FVC1%以及MVV%均显著优于采用全胃代食管切除术的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相较于全胃代食管切除术,管状胃代食管对患者呼吸功能造成的影响更小,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更为理想,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金敏,张松林,胡旭.两种手术路径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15(18):3925-3926.
[2]韩孔启,李志强,宫心明,宋超.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4,15(18):3989-3990.
[3]卢温民,郭占领,李书清,张萌,王珏,靳义.改良管状胃和管状胃代食管对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5,12(09):855-858.
R735.1
A
1672-5018(2016)11-3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