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cTnⅠ和NT-ProBNP 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016-04-28李蓓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临界点血浆入院

李蓓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湖南省衡阳 421001

血浆cTnⅠ和NT-ProBNP 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李蓓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湖南省衡阳 421001

目的:研究血浆cTnⅠ和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患有心脏疾病患者200例,接受住院后一日内利用cTn I与NT-ProBNP的配合检测,按照测定结果将全部患者分为一组、二组、三组共三个小组。一组:cTnⅠ和NT-ProBNP两者都比临界点低;二组:cTnⅠ和NT-ProBNP两者之一较临界点高;三组:cTnⅠ和NT-ProBNP两者都比临界点高。对比三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心脏衰竭严重者NT-ProBNP明显有提升,三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记录:二组与一组进行比较,二次住院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与一组进行比较,二次住院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cTn Ⅰ与NT-ProBNP配合进行检测,可提高检测心脏衰竭患者预后的准确率,对患有心力衰竭的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明显提高。

cTn I;NT-ProBNP;心力衰竭

多种心脏病演变到后期会变成心力衰竭,由多种原因引起。肌钙蛋白(cTn)能够映衬由心肌损伤构成的心肌结构与心肌功能的演变,是最终致使心室泵异的重要方式。如今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导致多种心脏病随之增加,且衰期较长,致使心功能受到损伤的重要方式更加敏感。 此次探究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患有心脏疾病患者200例,旨在探究血浆cTnⅠ和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具体探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探究人员均为2015年8月-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200例,全部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其中男性患者110例 ,女性患者90例;全部患者年龄均在47-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10)岁,平均体重(75±8.45)kg。

1.2 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的患有心脏疾病患者200例,全部患者进入医院治疗一日内进行静脉血采集,采用 cTn Ⅰ和 NT-ProBNP 联合检测治疗。利用美国进口的分析仪器进行检测,采取化学法检测cTn Ⅰ,试剂盒采用美国进口提供,cTn Ⅰ正常范围为 cTn Ⅰ<0.025ng/mL。使用国产的全智能化的发光仪进行测定,同样采取化学中发光方法对NT-ProBNP进行检测,试剂盒采用国产公司提供,NT-ProBNP 正常参照范围:年龄 19-44岁,NT-ProBNP<96.67pg/mL;44-55岁,NT-ProBNP<124 pg/mL;56-66岁,NT-ProBNP <226pg/mL; 67-75岁,NT-ProBNP<326 pg/mL;76岁以上,NT-ProBNP<612 pg/mL。参考 cTnⅠ与NT-ProBNP 的检测结果将全部患者分成三组:一组:cTnⅠ和 NT-ProBNP两者都比临界点低;二组:cTnⅠ和NT-ProBNP两者之一较临界点高;三组:cTnⅠ和NT-ProBNP两者都比临界点高。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全部患者出院后再次入院的结果以及跟踪随访的结果,同时观察患者cTnⅠ和NT-ProBNP的含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9.0统计方式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通过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通过用 n(%)表示,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脏衰竭严重者NT-ProBNP明显有提升,三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记录:二组与一组进行比较,二次住院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与一组进行比较,二次住院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一。

表1 三组患者出院结果与跟踪随访结果对比(±s)[n(例)]

表1 三组患者出院结果与跟踪随访结果对比(±s)[n(例)]

?

3 讨论

血中 BNP 含量的变化对心力衰竭的检查、危险层次的分析以及预后的价值评估产生很重要的作用。BNP 和 NT-ProBNP 含量与年龄的增长有关,年龄越高 NT-ProBNP 越明显[1]。NT-ProBNP 在体外比较稳定,检测也比较方便。当心室的负荷变大时,心肌细胞产生 ProBNP 变多,对应的 NT-ProBNP 同时增加。NT-ProBNP 稳定且半衰期长,可明显映衬心脏受损的程度。众多研究显示,伴随心功能的恶劣,NT-ProBNP 会表现出增高的趋势,NT-ProBNP也是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治疗、长时间预后是否具有意义的一项评估指标 [2]。BNP 的提高是未来一年心脏疾病死亡的一项单独预测因子,患者入院后及时采取NT-ProBNP 的检查,对于风险的评估有一定的好处[3]。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cTnⅠ和NT-ProBNP配合检查能够提高对心力衰竭疾病的检查准确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有助于患者的健康。

[1]李铮,刘蕾营,华玮.血浆脑钠肽监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指导效果[J].山东医药,2016, 56(38):57-59.

[2]石屏屏,徐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10):1188-1190.

[3]季伟星,周兴辉,王鑫华.血浆PCT水平与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J].检验医学,2016,14(10):874-877.

R541.61

A

1672-5018(2016)11-245-01

猜你喜欢

临界点血浆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基于临界点的杭州湾水体富营养化多年变化研究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超越生命的临界点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