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作风在国企的实践与探讨
2016-04-28敬宇翔米小双
敬宇翔++米小双
摘 要:转变作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转变是当前的形势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机关部门脸难看、门难进的现象时有发生。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支柱,在当前低油价背景下,机关作风的转变,对企业以上率下,走出困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转变作风;重塑形象
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充分显示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改进作风的力度。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也深刻阐述了改进工作作风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把转变作风与“重塑中石油良好形象”紧密结合,明确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主要原则、关键环节和重点活动,打造中石油忠诚担当、风清气正、守法合规、稳健和谐的良好企业形象。
转变机关作风、加强作风建设,无论是作为一项活动或者是一项要求,资深机关人员都耳熟能详,仿佛历经。转变机关作风,不是一句口号,关键还在于具体行动。在实际工作中,西南油气田公司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领导带头。转变作风、振奋精神、重塑形象首先从领导干部带头做起,油气田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参加讨论、带头整改落实,特别是把自己摆进去,结合本单位和个人实际,敢于揭短亮丑,制订整改措施,形成了以上率下的示范效应。
坚持全员参与。牢固树立转变作风、重塑形象,“人人都是企业形象大使”的理念,发动全体干部员工从我做起、建言献策、承诺践行,努力打造有责任、有担当、有素质、有形象的优秀干部员工队伍,让优良传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全过程,引导干部员工认清新形势,把握新常态,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革弊立新、促进发展来体现大讨论活动的效果,不见成效不松劲、不达目的不收兵,实现企业改革发展扎实稳步推进。
坚持开门纳谏。塑造企业形象的主体是企业,评价在社会公众。实现破除困惑和难点,扫清思想障碍,抓住关键重点,明确“边议边立边践行”的方法。西南油气田公司以诚恳的态度面向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合作伙伴、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积极互动、征求意见,倾听批评、接受监督,避免“自弹自唱”。在2015年,油气田公司配合四川省委宣传部,组织人民日报四川分社、新华社四川分社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等15家媒体杂志的20余名记者,先后3次深入油气田公司生产作业现场采访报道,刊发稿件60余篇,国内外重要媒体转载600余次。
转变机关作风,不是一句口号,关键还在行动,重点在坚持。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是要通过加强教育,积极引导机关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为公司发展大计服务的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二是要抓好制度建设,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靠制度来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切实抓好多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三是要抓好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机关职能部门作用,以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四是要引入激励机制,抓好机关作风建设与各处(部)室“四好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与基层对机关满意度评议相结合,与机关评先争优相结合,与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相结合。努力探索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树立良好的清廉高效的机关形象。
作者简介:
敬宇翔(1971-),男,中共党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企业文化处政工师,长期从事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四川石油报》特约记者。
米小双(1974-),男,中共党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企业文化处政工师,西南油气田公司内部培训师,《四川石油报》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