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2016-04-27谭桂英

黑河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知识内心育人

谭桂英

[摘要]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只有在摸索中研究,在研究中摸索,在实践中探讨,在探讨中实践,才能透视到不同学生的内心世界,施以不同的方法,使学生健康地成长,进而从中体会育人的快乐。

[关键词]学生;内心;知识;育人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唯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真切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施以师爱的阳光雨露,才能对他们增长知识、健康快乐地成长起到培养和帮助的作用。

一、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好孩子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对班上所有的学生无亲疏之分,以公正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心里,每个学生都像天使一样可爱。教师不仅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融,了解他们的内心,而且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看问题,做到尊重、理解学生,真正融入学生中间。课间,教师不妨和他们打成一片,和他们谈生活,谈理想,谈世界,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喜欢自己。这种轻松的师生交际氛围,使学生能率真地向教师敞开心扉,坦露一切,教师也就轻松地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为更好的教书育人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播洒师爱的阳光雨露

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要施以不同的爱,用师爱的阳光雨露,滋润他们的心田。

1.单亲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都可能会遇到,单亲家庭的学生便 是其中的一类。现在农村都实行土地连片承包,农村学生的家长纷纷外出打工。为孩子赚钱是好事,但也导致离婚率增高。班上的A同学是一名女孩。一年级的时候,她父亲外出打工,一年之后,和孩子的妈妈提出离婚。她妈妈一气之下,也离开了家。孤单的A便由奶奶照顾,由于时常想妈妈,情绪总是很低落。尤其看到别的同学都是妈妈接、爸爸送的时候,A更会黯然泪下。对于A同学这样的单亲家庭的孩子,班主任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疼爱,课上多关注他们,课下多和他们交流,手牵手和他们一起唱歌、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虽然远离母爱或父爱,但是,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爱他们,温暖他们的内心。

2005年,笔者所教的六年级有个B同学,是一名男生,在他8岁的时侯,父母离异,他随母亲生活,家庭贫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自卑心理在膨胀,不但沉默寡言,而且看问题极其偏激。跟同学相处,不能说格格不入,但也是非常不融洽,不轻易原谅同学的过错。针对这类学生,所有的教师都不抛弃,不放弃,尝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一次春季运动会,同学们都带好吃的,即便没带吃的,也带了钱随时买。而B同学既没带好吃的,也没有钱。看到这种情景,班主任掏出十元钱,让他买好吃的。他眼含泪花接下了。这种无言的关爱,慢慢打动了他,他不但努力学习,而且特别遵守课堂纪律,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班主任说。班主任还开导他,帮他消除自卑心理。他也铭记班主任对他说过的话:磨难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之一,战胜它,你便成为强者。虽然你没有父爱,没有优越的家庭条件,但是至少你比孤儿幸运得多,你还有母爱。你是男孩子,男儿当自强。你尚需自己去努力学习,开心生活,为你自己和你的妈妈创造美好的明天。B同学渐渐变了,课间,他经常跟同学们一起玩耍嬉戏。是师爱,让教师走进了这个单亲孩子的内心世界。

2.留守学生

近两年,很多农村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隔辈人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任性,不听话,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落伍,导致孩子出现诸多的负面问题,这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又提出了新的考验。如何应对,如何走进这个群体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和同龄孩子一样身心健康的成长,是班主任面临的不可小觑的问题。曾有一名女生小C,她父母都在天津打工,她在爷爷家生活。奶奶没文化,辅导不了她的功课;爷爷三年级的知识还勉强可以,但由于一只眼睛失明,身体状况不好,每天拄着拐杖往返十几里路接送小C上学放学已属不易,再加上特别溺爱小C,怕孙女挨累,帮孙女写作业。渐渐地,小C染上了不爱写作业的毛病。开始班主任责罚她,罚她双倍完成作业,不见效。后来每天给她捎便条,写清楚当天的作业,让爷爷监督完成,但是效果还不好。于是,班主任变换了方式,利用课间与她攀谈,用亲情打动她,谈她爷爷的不容易,让她为爷爷减轻负担。虽热小C是个十岁的孩子,但是班主任的真诚打动了她。从那次谈话后,她每天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还有位学生小D,她父母也都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照顾她。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有限,家庭辅导一点跟不上。这个女孩很内向,学习吃力,她虽然嘴上不说,但从她眼神中感觉出,她对有人辅导的孩子很是羡慕。这时,班主任就经常鼓励她,课上多提问,课间多辅导,每天让她把家里自学的、做不上的作业带到学校,利用课余时间悉心辅导,她一跃列入班级优生的行列。

三、让“朵朵花儿”绽放

人们对教师的比喻很多,可最恰当的却是园丁这个质朴无华的褒称。教师像园丁,学生就是株株幼苗,教师用智慧、爱心和汗水浇灌、呵护着每一株幼苗,及时修理余枝残杈,使其健康茁壮成长。

1.良好的品行培养

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一个人纵有渊博的学识,但没有良好的品行,终难书写完美的人生。以良好的品德修养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传递正能量,是教师必备的素养。记得一位班主任教的毕业班上只有8名学生,他们各个都很懂事。每天早上到校,这位班主任到班级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教室,整理物品。这8个学生看在眼里,逐渐和教师一起打扫教室。有的学生甚至比教师来得还早,抢着打扫班级的卫生,还经常帮低年级的同学打扫卫生。虽然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平凡中透出学生的优良品行,将来走向社会他们也一定会是有爱心的人。

2.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

过去我们总强调学生要接受一杯水的知识,教师应具备一桶水的知识储备。现在来看,教师的知识储备应该是一条小溪,或者说是大海。作为小学班主任,仅拥有数学、语文方面的知识远远不够,而应该是多面手,通晓天文地理、音乐、美术等。这样,从小的层面讲,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就游刃有余,赢得学生的尊敬,增添教师的魅力;从大的层面来说,即跟上了新时代的教育步伐,展现新时期教师的形象。

3.因人而异

学生有着不同的个体差异,有的受智力因素的限制,语文、数学知识达不到要求,但是极具绘画天赋,或是歌唱得好,那么,教师就不能因为其语文、数学成绩不理想就否定他。有一位三年级的学生,是个智障女孩,9岁了鞋还时常穿反,20以内加减法算不明白,汉字不认识几个,但她就是偏爱跳舞。音乐一响,她就开心地手舞足蹈,舞姿优美。为此,闲暇时,她的班主任经常给她施展的机会,让她在舞蹈中绽放放她花儿一般的笑脸。“六一”活动中她表演的手语舞《感恩的心》,一个动作都没做错,班主任特别欣慰。象她这样的学生,不也是“花”中鲜艳的一朵吗?

4.让兴趣之花不凋谢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已成必然。作为班主任,应具备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不以自己的兴趣去束缚他们,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千万不能怕影响学习而扼杀学生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

有人说,教师好当,不就是教教课吗?其实不然。教师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心理学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施以不同的师爱阳光。学生阳光了,当教师的才是成功者。尤其是作为一名班主任,你可能付出了很多,但未必完全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但只要我们心系教坛,情系学生,让学生沐浴在师爱的暖阳和雨露中,他们就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姚晓兰.巧启心扉——走进学生内心世界[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

[2]俞洪.走进学生的心灵[J].成功(教育),2011.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知识内心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