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加分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27刘珊

黑河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分工注意事项小组合作

刘珊

[摘要]如果教师能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或手段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初中英语课堂引入小组合作加分制的意义;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加分制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分工;原则;措施;注意事项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要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一些学生非常具有学习英语的天赋,语感极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很快,对英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大部分学生都把英语看作较难的学科,认为英语难学,而且很无聊。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中努力探求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大胆表现自己,经过三年的努力,在班级里成功实施了小组合作加分制。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审美过程,学生能够从中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在小组学习中实施合作加分制,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分工合作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得到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一、分组及分工

小组中的分组很有讲究,学生太多不能深入交流,学生太少不能达到多方合作以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的成绩如果相差太大,就会成为“一言堂”,成绩差的学生不敢发表意见,成绩好的学生听不进成绩差的学生的意见,或不屑于听,从而造成交流不畅,跟独立思考没什么差别。座位坐得太乱,容易造成联谊会的效果,因而小组成员以四到六人为最佳,座位顺序基本不变,还要注意男女生比例大体均衡、成绩大体均衡。

将班级学生按每组相等人数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按成绩分成A、B、C三等,各小组选派一名A等学生作为小组长,负责管理和辅导小组中的B、C等学生,当他们在学习中或课后自习中遇到难题时小组长负责讲解,当教师布置完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的任务后小组长负责检查;各小组选派一名B等学生负责纪律,小组成员上课不能认真听讲时纪律组长负责督促;每小组选派一名C等学生进行本小组分数统计工作,这样的分工能让这些学习上优势不大的学生有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实践证明,C等学生是完全可以胜任这项工作的。小组中A、B、C三个组长分工明确,各尽其职,非常有利于下步工作的开展。

二、得分项目及原则

1.每次英语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后,成绩优秀的学生每人次加10分;测试成绩与上次相比,提高5分以上的同学每人加10分;如果正好进入优生行列,再加10分。

2.课堂回答问题时,每答对一次加2-5分;每节课前小组PK赛中,第一个答对问题的同学加5分,第二个答对问题的加4分,以此递减,答错者每人扣5分。课堂上学习新单词后,找两名同学领读所学单词,读音全部正确的同学加5分,错一个减掉1分;讲解单词时,部分例句可让学生自己造,正确的每个加5分,或让学生翻译老师的例句,正确的每个加2分。

3.在英语课堂中,单词听写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每次单词听写时,以小组为单位,按平均分计算,平均分最高组第一次加10分,第二次如果连续第一,加20分,第三次加30分,以此类推;如果没有连续第一,只加10分;相反,平均分最低组第一次扣掉10分,第二次扣20分……这种以小组平均分计胜负的比赛,比按个人计分更受到学生的重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4.平时在背诵课文比赛中,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如果能当天背诵下来所学内容,加20分,第二天背诵下来的加10分。对于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同学,可以选择朗读课文,朗读课文以10分为基础,如果没有任何错误,加15分;有一处错误在10分的基础上扣掉1分,得9分;两处错误扣掉2分,得8分……这样可以鼓励不同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既能为小组加分,又能掌握所学知识。

5.每周二进行英语笔记比赛,把英语程度相当的两名或三名同学安排在一组,这些同学要来自不同的小组,代表各自的小组参赛。学生必须快速抢答老师所提问的问题,抢答次数最多并且正确率最高者获胜,加10分;第二名同学加5分;如果难分胜负,表现都很出色的组各加10分,最佳同学加10分,剩余两人各加5分;答错次数超过三次的同学要相应扣5分,自己记好分数,比赛过后向各组计分小组长进行汇报。

6.在平时讲练习题时,每种类型的题也都与各组分数相关联。比如选择题如果学生只能说出正确答案,则加2分;如能详细解释出原因,则加5分。

7.在书面表达训练中,各小组成员可自愿参与,每次书面表达满分为10分。如果设计美观新颖可额外加分,然后把小组每名成员所得分数进行累积,计入本小组本周的得分中。

8.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多做课外题。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难题可随时向教师请教,遇到典型的难题可全班分享,分享一题每组得5分,如果没能分享,问一道课外难题也加2分。

9.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开设了英语角,利用班级黑板的一角每天写一句英语谚语,还要求学生每人每天写一句英文语句,由其他学生猜语意,第一个猜到的学生加5分。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也为学生的课外积累奠定了基础。endprint

三、奖惩措施

教师的评价对于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进行评价,要多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特别是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应尽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否则将极易挫伤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每周五最后一节课上,把以上各项得分累计在一起,由计分组长负责统计和汇报本周得分情况。分数最高组获胜,下周作业量是全班平均作业量的二分之一;分数最低组则要接受作业量是全班平均作业量二倍的惩罚;偶尔有的小组本周表现极差,一周下来,总分在零分以下,作业量要写全班平均作业量的三倍。这样每周的得分与学生的作业相联系,学生更加重视完成作业的质量。

小组合作加分制在最初实施阶段可能有些混乱,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应用后,学生也就明确了每项加分及扣分原则,运用起来也会很自如。各小组组员的不同分工让每个等级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在这种加分原则的“诱惑”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积极,课上课下都充满了竞争意识,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不断加强,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在实施小组合作加分制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是实施小组合作加分制的最终目的。

四、实施小组合作加分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讲读结合

要求学生逐字逐句认真阅读课本,按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边看一边参与讨论。教师要紧扣教学重点、难点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清晰、简洁的总结。教师的工作就是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对他们的答案进行概括和升华,使学生每学习一个问题时都有所得。

2.指学结合

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信息搜集,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还要重视信息反馈。

个别指导是指教师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和障碍时及时给予点拨与指导。如果把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指导割裂开,单纯使用一种形式,将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的有机结合。

3.问疑结合

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发现问题,提出疑点。教师要善于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大胆质疑。学生都迫切希望从学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实施小组合作加分制,既能够满足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求知的基础,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在英语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裘红霞.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12).

[2]官步芳,卢焕玲.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8).

[3]陈波,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陈开荣.学会合作,主动发展[J].创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2011.

(责任编辑 赵永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工注意事项小组合作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