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朗读的探讨
2016-04-27丁黎黎
丁黎黎
【摘 要】语文是一门语言类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读、写、听、说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读作为语言信息输入的一个关键途径和有效手段,应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特别重视,强化朗读训练。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朗读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部分有效的教学对策,帮助广大教师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朗读 意义 对策
朗读是学习语文知识和阅读文章的常用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需要强化朗读训练,通过朗读教学逐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有效朗读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理解课文,集中学生注意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属于智力学习活动,并不是机械性地重复语文课文,而是通过声音将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朗读,并在大脑中进行思考,进而理解和掌握。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教师通过开展有效朗读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逐渐培养他们主动朗读的良好学习习惯,促使小学生可以约束自己,自主学习。第二,可以发展小学生的智力水平。朗读是小学生进行言语交流和思维沟通的主要工具,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语文课文的方式,获得更加感性、多样、丰富的经验,并将自己的体会与感悟充分表现出来,然后再通过不断的交流,逐步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水平,从而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都得以提升,并可以将不断积累到的学习经验运用到其他学科中。
二、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有效朗读的具体对策
(一)认真仔细研读语文课文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为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展教学活之前,教师首先应精研教材,解析文本,理清语文课文的情感脉络、结构层次和表达方式等,做好备课工作,自身需吃透教材。在朗读语文课文时,教师应要求小学生带有感情色彩去朗读。情感基调是有效朗读语文课文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保证朗读教学的教学效果,应重点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里面所选取的课文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体裁不同,内容丰富,情感基调也不同。教师需要精确把握每一篇语文课文的情感基调,然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自身的情感发生共鸣,促使他们可以发现和挖掘出语文文字中所表达的隐性情感。要想实现这一点,仔细朗读课文是把握情感最有效和最基本的途径。
(二)根据具体课文设计朗读方案
针对不同体裁和风格的语文课文,教师应该设计不同的朗读指导方案。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朗读指导训练中,应从具体的课文体裁和内容出发,设计相应的朗读计划和方案,帮助小学生掌握多种有效的朗读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各种类型的课文朗读中。比如,在朗读古诗词时,教师应要求学生高声朗读,字正腔圆地读出情感、节奏和韵律,像《望庐山瀑布》和《如梦令》等;在朗读现代诗歌时,在朗读过程中应婉转深情、抑扬顿挫,像《让我们荡起双桨》和《一株紫丁香》等,在语调高低起伏间体会现代诗歌所散发的浓浓情感;当遇到真情实感较为强烈的语文课文时,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有限,教师应进行示范性朗读,例如,在《母亲的恩情》一文中,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教师在范读时应将母亲强烈的爱子之情展现出来,让学生模仿朗读。
(三)大胆取舍课文内容,精选重点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在不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和大局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朗读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及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经验,大胆取舍课文内容,精选重点部分。教师应精读文章,通过朗读,寻求朗读教学的最佳途径。朗读指导不能标准统一、整齐划分,应从具体的课文内容出发,根据其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以及学生的不同语文知识基础和学习水平来选择。因此,教师应学会科学取舍,尽量做到详略合理,这也是朗读教学中的精华部分。例如,在进行《天鹅的故事》朗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第5至第7自然段,主要描写天鹅的破冰过程,抒发了作者对天鹅团结拼搏、勇敢奉献精神的敬佩,使朗读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带领学生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重点上,避免出现“一刀切”现象,从而提升朗读训练的实效性。
三、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全面优化和改善教学模式与方法,强化朗读训练,通过有效的朗读,促使学生对语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更加深刻,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桂玲.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J].学周刊,2015(33):152-153.
[2]黄金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9):98-99.
[3]陶文慧.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