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放”与“不放”
2016-04-27石廷均
石廷均
【摘 要】班集体这个“大风筝”和每一个学生“小风筝”能飞多高多远,往往取决于班主任手中无形的线。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下功夫做好“放”与“不放”的工作是我们班主任毕生的课题。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放 不放 管理
阳春三月,天空中时常会出现翩翩起舞的风筝。风筝之所以能翩翩起舞,是因为人们在操纵风筝线,风筝飞得高不高、远不远,完全取决于人们对风筝线一收一放的恰当控制。其实对于班主任而言,所带的班级就是一个“大风筝”, 这个“大风筝”飞得怎么样,就取决于班主任手中无形的风筝线。多年的班主任管理经验告诉我,管好班级要做到“三放”与“三不放”。
一、班主任工作的“三放”
(一)班级常规工作放手让班干部去管理
首先,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一方面给新任的班干部鼓劲打气,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同时要求他们严格遵守班纪班规,言行一致,做好同学们的表率。其次,在全班同学面前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向全体同学宣布班干部的职务和职责,并提出“班干部安排工作是代表班集体,每一个同学必须服从”。前半期,在半扶半放中让班干部大胆开展工作,等他们的工作逐步上路了,我再慢慢地退到二线。到后来,清洁卫生、安全值日、作业检查、班级日志填写等班级事务都放手让班干部管理。
(二)课堂教学放手让学生动口说动手做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在放松的环境下越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教学效果越明显。在小学阶段,班主任通常都兼任语文或数学学科教学,那么班主任老师决不能让学生事事顺从,循规蹈矩,眼里不能只盯着文化知识不放,不能把学生禁锢在文化知识层面,得超越教本层面,放飞学生的思想,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拓宽了知识空间,更增强了学习兴趣。
(三)课程辅助活动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
放手让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对那些不爱活动的学生,要特意私下谈心鼓励他们去参与,这样,我所带的班级学生每人至少参与一项活动,组建了班级篮球队、足球队等,向学校篮球队、足球队、合唱队、舞蹈队输送了很多优秀队员,并且参加永川区各类比赛多次荣获一二等奖。在学校每年的“四节”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讨论商量出谋划策,学生热情高涨,训练刻苦,比赛时勇于拼搏,多次获得班级团体第一名。学生参加的活动多了,积累的素材多了,思维活跃了,非智力因素发展促进了智力因素的发展,学习成绩也就自然提高了。
当然,对学生的放手绝不是放纵,放手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放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手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班主任手中的“风筝线”,放的同时还得注意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应收放自如,灵活掌控,“风筝”才会在空中自由翱翔。
二、班主任工作的“三不放”
在日常管理中,除了对学生要做到“三放”,还得做到“三不放”:
(一)思想教育不放松
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教育来源于生活又不能脱离生活而单独存在,必须根据立足于学生个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从以下几方面狠抓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第一,做好心灵沟通工作。每节课下课后,我不是急于离开教室,而是喜欢坐在学生中间与他们聊天交流,这样不知不觉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第二,做好加油打气工作。每周星期二、三、四下午,要求学生都要参加课程辅助活动的各类训练,刚开始学生因为感觉好玩还热情高涨,时间长了,就出现打退堂鼓现象,这时特别需要老师的鼓励支持,慢慢地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第三,做好呐喊助威工作。每年学校都有多次以班级为单位的比赛,每次我都组织好班上的同学为参赛队员呐喊助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出现问题不放任
一个班集体时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生,发生问题不可怕,怕就怕在发现问题不及时或处理问题不到位。班主任面对的问题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偶发问题。即学生在课间活动时或上下学路上,时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矛盾纠纷的偶发问题。如果班主任老师对这些偶发问题放任不管,不及时处理,小纠纷积累下来就可能酿成大错。我从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出现的偶发小纠纷,及时沟通、疏导、排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另一类是隐患问题。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留守儿童也成为一种社会隐患问题,主要表现在亲情的流失。父母长期在外,孩子缺乏父母应有的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父母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正确引导和鼓励,孩子在心灵上就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疤,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表现出来就是自卑、沉默寡言,或沉迷于网络,玩电子游戏。
(三)行为规范不放纵
第一,从人格上尊重学生,让他们充分参与班级行为公约的制定。第二,让学生做“班级行为公约”的监管执行者,在监督他人的同时约束自己。第三,抓闪光点,以“长”制“短”。行为习惯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比如调皮捣蛋的张某和李某既是篮球队主力,又多次获校运动会长跑一二名;“邋遢大王”罗某是一个热心肠等等。充分肯定他们的闪光点,指出存在的缺点,当他们的优点被肯定后,就会激发出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第四,要用心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朋友的方式进行引导,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与同学相处,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学生不会永远跟在老师身边,终究要离开学校、离开老师、融入社会。当学生最终离开学校后,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会逐渐消融于社会,但是,协作、感恩、创造力、想象力、忍耐力、反省等能力最终会沉淀下来。班集体这个“大风筝”和每一个学生“小风筝”能飞多高多远,往往取决于班主任手中无形的线。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下功夫做好“放与不放”的工作是我们班主任毕生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