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
2016-04-27王景德
王景德
摘 要:新课改后,新课标针对“自主性阅读与合作性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提上日程。本文从课堂教学角度对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进行讨论,试图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所突破。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型创新
课型创新是初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话题。如何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这个问题同样值得语文教师的注意。而所谓的课型创新,就是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最后创造出有时代特点的、实用的、科学的、新颖的新课程。一直以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都是串讲式、讲析式、答问式、谈话式等陈旧的课型,如何创造学生自主阅读式、活动式、导入式、探究式的创新课型,这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一、课型创新的要求
新课标中,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在教授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高效阅读教育。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在所学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基础能力的训练、学习方法的养成、情感价值观的熏陶以及四维能力的培养,在这五个方面得到科学而切实的训练。一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是在“诵读、品析、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在课型创新的要求下,语文阅读教学就要充分训练学生的语言、基础技能、思维能力,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课堂活动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
1.文言文教学
一般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分诵读法、串讲分析法、评点法、文意猜读法。在课型创新的要求下,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可以进行“试讲”和“回讲”。其中试讲是在学生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了一些文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回讲,是指学生回复教师讲过的内容,一般用于难度较大的句子或段落。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回讲,不能照搬笔记或机械地重复教师的内容。其次,注重诵读。即使是课型创新,基本的诵读能力也要着重注意。通过“读”来破除生涩,培养语感,帮助理解,体会全文的情味和不可言传的妙处。这样的诵读包括学习前的“预读”和教学中和教学后的“反复读”。文言文的“预读”比其他任何一类文章都重要。“预读”可以使学生依靠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注释,扫清文字障碍,把握内容梗概。在这样的一个教学流程下,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是将创新课程的要求运用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2.小说教学
小说教学最主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知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整体感知作品的内容,包括文章的框架和行文思路、主要材料,要初步感受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优美形象。针对以上要求,创新课型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情节结构。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先通读全文,对其故事梗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确小说的结构是复杂还是简单,是单线还是复线。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学找出情节发展的线索,即情节发展的脉络,作者是如何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组成整体。三是弄清构成情节的各个场面。即通过切分场面,把握中心事件及基本冲突,找出线索。划分场面后,引导学生把全部场面联系起来,找出串联场面的中心线索,就可以确定小说的中心事件和反映的基本冲突。
另一个创新方面是人物形象创新。课型上集中精力分析研究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分析研究人物在小说所描述的事件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同时必须分析人物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这样才能深入人物的内心深处,对人物复杂的心理和最细微的心态变化、最隐秘的思想潜流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做尽可能的揭示。通过对小说课型的感知和探究,学生的自学和阅读能力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散文教学
散文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文体,抒发的是作家对人生、生活、自然、社会的感悟,言我之志,抒我之情,表现自我,也表现和批判社会的各方面,揭示作家的个性与人格。郁达夫认为,这种文体最大的特征是作家所“表现的个性”。朱自清也说,散文就是要“表现自己”。刘白羽认为,它是作家的“血”和“感情”的“燃烧”,是激越奔放的“心灵咏叹”。
创新课型要求下,散文教学更加注重文本。不能将从散文整体归纳的几大特征硬套在每篇散文上,诸如题材广泛、形散神聚等。这样的教学只会导致对散文文体的结构特征和审美特征的表层化把握,却很少从创作主体的个性和人格的角度,从作家艺术思维活动的特点上去作深层次的分析。
首先,要区分散文种类,确定教学重点。如记叙类是通过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等艺术描写来写人叙事。写人叙事的目的是表达作者对这个人物以至整个生活的具体而深切的主观感受。作者寄寓在人物和生活片断的描写中的主观感受和情思成为关注的重点。如《我与地坛》讲的是“我”从地坛吸取的精神力量、精神信仰;《我儿子一家》是讲“我”所体验到的真实的生活情趣。抒情类则善于通过对景、物的极力描绘,寄情于物、寓情于景,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激情。意境的营造往往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和结构方式,情感的抒发也与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密切相关。分析意境和相应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明确而极有个性特点的情思成为重点。议论类着重运用文学形象来阐述事理,但并不侧重于议论的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而是具鲜明的形象性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衣华玲.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收尾方法[J].吉林教育,2010(2).
[2]费洪珍.语文课堂个性化教学初探[J].吉林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