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授受式”与“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结合

2016-04-27王丽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探究式高中数学

王丽

摘 要: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新目标。传统应试教育中的授受式教学显然不契合时代的要求,而探究式教学则与新课改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在高中数学中促进授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结合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授受式

一、授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辩证认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知识点较为冗杂,传统的授受式教学的灌输策略本质上无法促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而探究式教学模式正确认识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着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巨大力量,积极引导学生挖掘潜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探究中构建完备知识体系,并通过深入探究获悉自身的不足,结合自我反思,扬长避短,极大地提高了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但是在日常教学中,采取探究式教学需要占据大量的教学时间,鉴于高中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的教学特性,过度使用探究式教学会延滞教学进度,影响教学任务的落实。因此,授受式教学在固定学时条件下同样具有一定的意义,它能帮助教师掌控教学进度,简化教学过程。总而言之,授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优点各有千秋,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将二者进行有机地结合。

二、探究式学习所具有的特点

1.自发性

从探究学习本质来看,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教师应该摈弃“师本位”的教学理念,正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地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能够自发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否则探究式学习就无从展开。

2.实践性

探究式教学是寓教于乐、寓学于用的学习模式。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能自觉地将所学知识灵活地与实际相联系,并做一些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开放性

所谓探究,必然是要调动人类的感官系统,然后进行模拟、想象、联想等一系列综合活动。所以,研究式教学就必须包容学生漫无边际的思想维度,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学生的各种构思,这样才符合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三、授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有效结合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无论是授受式教学还是探究式教学,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都是教学的关键所在。然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本质,适当地将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并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并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概率学相关内容时正态分布和离散分布概念都是比较抽象的,不利于学生理解运用,这时教师就应该结合实际内容将问题情境实际化。譬如,教师可以设计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正态分布原理解决。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数据,如调查50名男生的身高情况,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70cm,标准差s=4.99cm,要求学生运用正态分布理论核算出他们当中身高低于160cm的人数和这类人所在总数的百分比。通过这样的实际应用,学生便可掌握正态分布理论的应用情境,从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思考,学生便能够培养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以授受式教学开题,以探究式教学深化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新知识的汲取是教学推进的动力,但是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知之甚少,在此时使用授受式教学模式直截了当地将新知识介绍给学生是较为科学的形式。因为在学习新知识时,如果教师使用探究式教学开题,由于学生对新知识没有认识,在探究过程中没有基础支撑的探究,既缺乏实际意义同时也浪费时间。所以在新章节伊始,教师循规蹈矩地授受知识是比较稳妥且高效的。在教学进度推进到一定程度时,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就应该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实时采取探究式教学,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3.教师引导与合作学习模式的结合

授受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师,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应全面掌控教学进度,但是这样的教学策略容易忽视个体差异,无法顾全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缩小学生的差异,教师应该采取合作学习的探究式教学。因为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充分的交流可以促使彼此取长补短,并且在深入探究、协调合作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进取心理,从而提高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结合授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在充分掌控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学习。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授受式教学与探索式教学各有特色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授受式教学的简洁性决定其能开门见山地导入新知识,也利于掌控教学进度;而探究式教学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促进两种教学模式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红.高中数学“授受式”与“探究式”教学的融合[J].高中数理化,2015(20).

[2]花奎 .高中数学微型探究教学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4(3).

猜你喜欢

探究式高中数学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