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尝试

2016-04-27聂新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习惯能力

聂新

工作近二十年,教过的学生已不计其数,但却觉得越来越不会教了,同样的教授内容和方法,学生的成绩却不理想。教学中,学生主要反映出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师常常考虑学生的需要,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第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第三,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大脑中“听教师讲、被动学”的思维习惯根深蒂固;第四,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不强、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了解到这些情况,“怎样让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成为我主要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某些教育理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己去学,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我再次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阅读了许多有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文章,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的“教”。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要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尝试。

一、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平时经常与学生聊天谈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二是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抓住知识的重难点,提高听课效率。同时,认真预习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练后反思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应考的习惯也不容忽视。

最后,把全班学生分成七个小组,每六人为一组,每个小组按优中差、男女生合理搭配,每个小组确定一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担任组长,管理本组全部事务,有效地发挥个人才智和集中集体力量。在全班展示时,开展小组竞赛和评比活动,增强学生的分组意识,提升小组的凝聚力。

二、营造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从课堂教学抓起。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充分利用课堂这个载体进行探索,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每节新授课开始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学习任务,从而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从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地探究和发现问题。遇到问题就分组讨论,与优等生约定,不要急着说出自己的观点,而是把机会留给中差生,让他们先说出自己的观点,最后由优等生做点评或补充,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问题,指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鼓励优等生寻找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其次,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每组由一名学生代表全组发言,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展开组与组之间的评比,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积分制度进行挑战,最后胜出者将有奖励。这种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学习数学的劲头更大了,也更主动了。

最后,安排5分钟当堂检测,题目均是紧扣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题,当天批改,并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学生,及时改错,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喜欢数学。

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课堂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出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股票、利息、保险、分期付款等已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我就鼓励他们带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与父母交流理财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尝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我更加坚信:只有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才能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块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新;给他们一片天空,让他们自己去飞翔!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习惯能力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两只想打架的熊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智珠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