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市立博物馆对青少年开展乡土教育的体会

2016-04-27杨霞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

杨霞

摘 要:市立博物馆拥有良好的资源,是对青少年开展乡土教育的理想场所。教师在利用市立博物馆开展乡土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发挥其推动作用,搭建学校与市立博物馆的平台,为教师进入博物馆开展乡土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博物馆;乡土教育;青少年

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人类文明的机构,教育是其重要职能之一。博物馆教育作为校外教育的一种形式,理应与学校教育更好地结合。美国教育学家乔治·E·海因曾指出:“现在我们的科学教育和中等教育正处在极为重要的转型期,在这场影响到整个教育界的运动中,市立博物馆应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成为教育中心,让其他机构围绕在它的周围。因为博物馆中储藏着大量课堂上和讲台上无法展示的重要实例和图解。”笔者是一名从事小学教育的年轻教师,近几年利用日照市博物馆对低学龄儿童的乡土教育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市立博物馆是开展乡土教育的理想场所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包括“爱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口号性的东西多,实效性的东西少。笔者认为,可以从乡土教育开始,首先教育儿童爱身边的社区,然后扩展到爱他生活的城市,最后上升到爱自己的祖国,让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和形象化,这样才能确保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作用。教师应该把乡土教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的范畴,把它当作爱国主义教育的初级阶段来看待。市立博物馆展出的内容都是以当地的历史文化为主,与儿童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是对其进行乡土教育的最佳场所。

日照市博物馆坐落在市政府广场东侧,交通方便。展览内容立足于日照本土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现在正在展出的常设展览有:“东方文明之光——日照龙山文化陈列”“海曲汉韵——海曲汉墓陈列”“日照历史文化名人雕塑陈列”“日照对外交流礼品陈列”和“馆藏文物”。此外,还不定期地主办专题展,2015年就曾主办“日照农民画和黑陶文化陈列展”。这些展览是对儿童开展乡土教育的良好素材。

二、教师在乡土教育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社教工作是博物馆的工作之一,但是不同博物馆的社教工作水平也参差不齐。对于社教能力强的博物馆来说,教师和博物馆的社教人员沟通之后,他们完全有能力将儿童的乡土教育做得很好。但是如果对方社教能力弱的话,那乡土教育的效果就很难达到。日照市博物馆的社教水平并不强,而且校外教育方面也缺乏经验。其实不只日照市博物馆是这样,除了一些发达地区的大型博物馆以外,大部分博物馆的校外教育水平都不是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利用博物馆开展教育的过程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第一,教师必须熟悉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博物馆不同于学校,它是向社会大众开放的,面对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并不仅仅针对青少年。尤其是对低学龄儿童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必须选择适合他们的内容,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效果。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对博物馆的展览内容非常熟悉。笔者在开展活动之前,就多次利用课余时间前往日照市博物馆参观,详细阅读每一张展板,研究每一件文物,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馆内人员请教,最终达到对所有展览非常了解的程度。

第二,讲解的内容必须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充分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了解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科学对待其各种表现,撰写适合学生的讲解词,运用儿童式的语言,以亲切随和的语气,运用启发式而非简单灌输式的讲解方式,做到“主观引导”和“客观发现”相结合。主观引导学生去关注博物馆主要展示的内容,客观发现学生自主捕捉到的兴趣点。日照博物馆中有一件陶鬶,其文字注释如下:陶鬶(公元前2500~前2000年),唇口,口一侧出鸟喙状长流,长颈,下承以三个袋状足。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很显然,这样的注释,学生肯定看不懂。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重新组织了讲解词:“同学们,这件文物叫陶鬶,是用来盛水的。你们看它上面的那一部分,像不像鸟的嘴啊?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有一个部落,名字叫少昊,他们是我们的祖先,他们的图腾就是鸟,所以把这件器物做成了鸟嘴的形状。”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听懂了。

三、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乡土教育

当前,“00后”逐渐成为青少年教育活动实施的主要目标,这是一批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限制,但同时也容易造成青少年对自己家乡的无视。2015年,习近平在云南视察时曾指出“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要记得住乡愁”。笔者觉得能够“记得住乡愁”的最好方式就是对青少年进行乡土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提高对乡土教育的认识,整合校内校外各种教育资源,为乡土教育的更好开展搭建平台。

博物馆是对青少年开展乡土教育的理想场所。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搭建学校与博物馆对接的平台,教师也应该提升自己的认识和利用博物馆开展乡土教育的能力。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更好地推进乡土教育。

参考文献:

[1](美)乔治·E·海因.学在博物馆[M].李中,隋荷,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2]北京博物馆学会.博物馆社会教育[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3]陈威.小学儿童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博物馆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博物馆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