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型消费与情绪智力相关关系的研究
2016-04-27叶子
叶子
摘 要:通过量表搜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冲动型消费与情绪智力的相关关系,以及冲动型消费与所属情绪智力的五大类型,即自我知觉、自我调节、激励、移情作用以及社交技巧之间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冲动型消费;情绪智力;相关关系
冲动型消费是指消费者购买前被外界促发的一种无意识、无计划的消费行为。目前,冲动型消费是消费人群中一种普遍的消费类型。冲动消费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经济、个性、环境等方面。本文将就情绪智力和冲动型消费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研究模型及假设
1.研究背景
Goleman(1998)在《工作的情绪智力》中提出的情绪智力模型包括:自我知觉、自我调节、激励、移情作用及社交技巧。本研究即讨论情绪智力的这五类模型与冲动型消费的相关关系。
2.假设提出
(1)个体情绪是冲动型消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决定变量。因此,提出假设一:情绪智力与冲动型消费程度呈反比。
(2)自我认知越高,有效性计划越多,冲动型消费随之降低。无法有效地自我控制也将引发冲动型消费。而消极情绪下“买买买”可以有效地带来愉悦满足感。因此提出假设二:自我知觉、自我控制、自我激励与冲动型消费呈反比。
(3)移情水平高,则易被外界煽动进行购买。社交技巧水平高的人,个性相对外向,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更易发生冲动消费。故本研究提出假设三:移情水平、社交水平与冲动型消费呈正比。
二、实证研究
1.数据来源
使用景奉杰等编制的中国消费者冲动型购买量表和情绪智力量表(EIS)。共发放量表70份,其中有效50份,有效率为71.42%。其中男女比例为48:52,对象年龄在20~40岁之间。
2.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分析量表信度。所有分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值均大于0.7,具体各分量表的值为:冲动型消费为0.876,情绪智力为0.771。
三、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1)情绪智力与冲动型消费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由上表得知,情绪智力与冲动型消费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381,Sig=0.006,并在0.01水平上显著。
(2)自我知觉与冲动型消费无显著相关关系
在探究两者相关关系的程度和方向时,笔者发现自我知觉与冲动型消费未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双尾检验,说明两者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3)自我调节与冲动型消费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由上表得知,自我调节与冲动型消费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427,Sig=0.002,并在0.01水平上显著。
(4)自我激励与冲动型消费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由上表得知,自我激励与冲动型消费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81,Sig=0.048,并在0.05水平上显著。
(5)移情作用与冲动型消费无显著相关关系
在探究两者相关关系的程度和方向时,笔者发现移情作用与冲动型消费未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双尾检验,说明两者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6)社交技巧与冲动型消费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由上表得知,社交技巧与冲动型消费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81,Sig=0.048,并在0.05上显著。
2.研究限制与展望
本研究的问卷采用调查量表进行描述,由于追求标准化,受测者可能会因为对量表内容不熟悉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而不同消费模式的出现,如分期付款、信用卡、现金卡、网上白条等,使消费变得更加便利、超前。这些新的消费模式对冲动型消费的影响,我们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探讨。
参考文献:
[1]张雯.情绪智力的测量[J].商情,2010(24):137-138.
[2]王玉洁,窦凯.冲动性购买行为研究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1(8):73-74.
[3]陈桃红.情感因素影响冲动性购买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11(13):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