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2016-04-05董策欣曹红萍范佳丽

科技视界 2016年8期
关键词:相关关系心理健康

董策欣 曹红萍 范佳丽

【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复原力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1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复原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P<0.05或P<0.01),复原力可以正向预测心理健康;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关系达著水平(P<0.05或P<0.01);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大学生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通过提高大学生复原力水平,有利于降低负性生活事件的不良影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复原力;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相关关系

复原力是指个体从经历心理、精神等创伤以及在压力情境中成功应对并良好适应的一种能力[1]。国外关于复原力的研究起步早,发展比较成熟。复原力的概念是从探讨良好适应(invulnerability),易染性(vulnerability),应对和抗压力(stress resistance)的研究中慢慢发展并形成的[2]。国外关于复原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也较多,例如,Friborg等(2006)的研究发现,复原力与压力关系密切,压力是复原力产生并得到发展的首要条件,但高复原力的个体感知到教少的痛苦及压力[3]。

国内对于复原力及其相关研究较少,其中杨彩霞的研究表明压力事件与复原力显著负相关[4],王秀希的研究结果得出:复原力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5],说明了复原力对心理健康的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我国关于复原力的研究与发展不够成熟,也不完善,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综合以往的研究,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基础上,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皖南医学院大一、大二和大三共230名在校大学生,对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一共收回220份,其中有效问卷214份,有效率为97.27%,其中男生60(28.03%)人,女生154(71.96%)人。大一112(52.34%)人,大二60(28.04%)人,大三42(19.63%)人。农村126(58.88%)人,城市88(41.12%)人。独生子女89(41.59%)人,非独生子女125(58.41%)人。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15年1月到3月期间。

1.2 研究工具

1.2.1 大学生复原力量表[6],此量表由阳毅编制,其中包括31个项目,这些项目分为6个维度:自我效能、自我接纳、稳定性、问题解决、朋友支持和家庭支持。该量表采用1~5级记分方法,累计的分数越高,说明复原力水平越高。本研究中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为0.6383~0.8383。

1.2.2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7], 该量表于1987年刘贤臣编制,其中由27个项目组成,这些项目是由可能引起青少年心理反应的社会应激性的负性生活事件组成的,每项已发生事件的刺激强度根据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时的心理感受分为1~5级,该量表有6个维度,分别是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本研究各维度及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69~0.89,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 的系数为0.886。

1.2.3 SCL-90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8],包括90个项目,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恐怖、精神病性以及其他,其中“其他”因子是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的附加因子。

1.3 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9.0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复原力与SCL-90二者的总分显著负相关(P<0.01),复原力量表中的“自我效能”因子、“自我接纳”因子和“问题解决”因子与SCL-90量表中的每个因子之间均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并且复原力量表中“稳定性”因子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除了“躯体化”因子外的各个因子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复原力量表中的“朋友支持”和“家庭支持”因子都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的除“人际关系敏感”以外的因子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见表1。

2.2 复原力与生活事件的关系

复原力量表中的“自我接纳”因子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总分、“学习压力”因子以及“健康适应”因子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或P<0.01)。复原力量表中的“稳定性”因子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的每个因子的相关关系达显著水平(P<0.05或P<0.01)。此外,复原力量表中的“稳定性”因子、“问题解决”因子、“朋友支持”因子与“家庭支持”因子都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的“其他”因子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或P<0.01),并且复原力量表中的“问题解决”因子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健康适应”因子的相关关系显著(P<0.05),见表2。

2.3 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的关系

通过对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各个因子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各个因子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水平(P<0.01),见表3。

3 讨论

3.1 复原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拥有较高的复原力水平,各种心理症状对其的影响就越小,心理健康水平也就高,表明复原力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状况,这与谢玲巧[9]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大学生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可与接纳、对自我能力的肯定以及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水平高,受到各种心理症状的影响小,心理健康状况状况就越好;此外,大学生在接受来自朋友和家庭的支持多,各种心理症状(除强迫症状外)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小,心理健康水平也就高,说明来自朋友和家庭的支持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抵御能力以及对自我心理的保护作用。

3.2 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关系的分析

已有研究表明,高职高专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显著负相关[10],本研究根据对复原力与生活事件的相关分析的得出,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越高,受到日常生活中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越小,在面对学习中的挫折与困难时压力会降低,并且大学生的情绪易受影响度越大,更容易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消极负面的影响,此外,大学生在经历厌学、恋爱不顺、与人打架以及被父母打骂时,其情绪稳定性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得到来自朋友和家庭的支持少。

3.3 心理健康与负性生活事件关系的分析

本研究结果得出:心理健康与负性生活事件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心理健康与负性生活事件的相互关系尤为密切。现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密切相关,应激量越多,心理健康状况越差[11],说明负性生活事件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并且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3.4 大学生复原力的干预

3.4.1 为提高大学生的复原力水平,可以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高校的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为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提供健康心理的疏导渠道。

3.4.2 对于中低复原力水平的大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在高校内安排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这些团体心理辅导要有规律的进行,合理安排每次辅导持续的时间和次数。徐敏针对青少年复原力的研究结果得出:团体辅导能够提高复原力水平[12],我们可以依据以上的研究成果,尝试在高校内推广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3.4.3 对于少数复原力水平低下的大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荆玉梅的研究用到了NLP疗法中的逐步抽离法、自我整合法、借力法与检定语言法,她的研究结果得出:NLP疗法对于提高贫困大学生复原力水平非常有效[13],并且也可以采用团体箱庭疗法,王丹和张日昇的研究得出:团体箱庭能有效干预低心理复原力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进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14]。

【参考文献】

[1]阳毅,欧阳娜.国外关于复原力研究的综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539-541.

[2]Jew CL, Green KE, Kroger J.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resiliency[J]. Measurement and Evalu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9, 32: 75-90.

[3]Oddgeir Friborg, Odin Hjemdal,Jan H.Rosenvinge(2006). Resilience as a moderator of pain and stress[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1: 213-219.

[4]杨彩霞.大学生复原力与压力事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5]王秀希,许峰,任云,等.复原力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作用机制的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9):59-61.

[6]阳毅.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武昌华中师范大学,2005.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06-108.

[8]陈树林,李凌.SCL-90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23-327.

[9]谢玲巧,王秀希,王博,等.大学生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09,19(4):126-128.

[10]王秀希,高玉红,刘卫洁,谢玲巧.复原力和生活事件对邯郸高职高专大学生抑郁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5):565-569.

[11]邓冰,黄列玉,王加好.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144.

[12]李蔓荻,夏斌,高万敦,等.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干预研究[J].中医教育,2013,32(4):49-52.

[13]荆玉梅.NLP疗法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应用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报,2014,34(4):104-106.

[14]王丹,张日昇.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过程与效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5):923-929.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相关关系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地区公路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探究
以数据新闻获奖作品探析数据新闻特征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