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即时评价 和谐师生课堂
2016-04-27吴秀珍
吴秀珍
[摘要]即时评价已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在课堂当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运用准确、科学而富有个性的评价,可以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要注意评价投放时机选择、即时评价形式优化、即时评价内容筛选、即时评价多种内质因素的联系,以便形成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持和服务。
[关键词]评价;时机;形式;内涵;多元
即时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生成做出的即时性反应。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适宜评价,能够提升课堂和谐指数。教师要注意评价投放时机选择、即时评价形式优化、即时评价内容筛选、即时评价多种内质因素的联系,以便形成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持和服务。
一、选择评价时机,激活课堂积极因素
新课改大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为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课堂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特别是课堂即时评价措施的落实,有效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需要教师的评价鼓励;学生有精彩表现时,也需要教师给出肯定和鼓励,这时投放即时评价,应该是最佳时机,其激发效果也是最好的。
在学习《将相和》时,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学生回答:“蔺相如足智多谋、智勇双全,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教师给出积极评价:“回答问题干脆果断,条理性很强,看来你对蔺相如的人品有深刻认知,希望你继续努力,再给我们带来惊喜。”从这段评价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优良表现给予极高评价,不仅从专业角度给出肯定,还从思想觉悟方面进行鼓励,其激发效果非常显著。
二、优化评价形式,创设课堂和谐环境
课堂即时评价形式众多,教师要对评价要素进行多元解析,针对性确定评价形式。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的点评和导评都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导评具有专属性和专业性,能够对学生学习进行明确导引,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提升课堂教学效度。
1.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展开自我评价活动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形式。课堂即时评价不是教师的专利,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有自我认知觉悟的机会,也可以为课堂教学带来自由和谐风气,其激发效果不可小觑。学生之间展开合作学习时,需要参与个体之间的精诚合作,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需要做出总结,学生之间展开互评活动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互评不是相互指责,而是找问题看成绩,从分析比对中形成学习经验,为继续学习提供重要动力。
2.教师点评导评
教师对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导评和点评,这是课堂教学最常见的评价方式。小学生对教师评价有特殊敏感性,教师在进行课堂点评时,一定要充分考量评价内容和评价切入点的选择,要给出专业性评价,还要体现人文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综合考量学生的具有表现,从不同角度展开评价活动,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仪和加油站。教师评价角度和评价语言要体现个性特征,还要展现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对学生细微变化都做出适度反应,这样的评价才具有较高的价值度。
教师给学生以个性点评,能够给学生本人和其他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力量。在学习《景阳冈》时,教师问学生:“谁能够将《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介绍呢?”有学生自愿站出来:“《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书中写了一百零八员好汉的英雄事迹。”教师即时给出评价:“从你侃侃而谈来看,说明你看书很多,对四大名著也是了如指掌,正所谓开卷有益,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提升个人修养。”学生被教师的一番点评所感动,其他学生也都深受触动,纷纷点头称是。教师的点评给课堂注入了新鲜活力,整个课堂都沸腾了。
三、丰富评价内涵,提升课堂和谐指数
课堂即时评价没有固定的格式和评价内容,教师在评价内容筛选方面要进行创造性改进。小学生虽然喜欢教师的赞美,但如果教师评价语言太过程式化,也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教师要注意从专业性出发,给予学生以技术指导评价,在专业性评价中渗透人文关怀,这样的评价才是高效的。
1.体现评价专业性
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展开评价时,要多从专业角度出发,设计科学评价方案,要给学生带来专业指导和精神鼓励。所谓专业性,是指教师要就事论事,对学生具体表现给出合适评价,是对学生表现给出专业评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洞察分析能力。教师应及时指出学生表现不足和短板,对学生缺点形成的原因进行到位分析,给出前进方向。
2.彰显评价人文性
教师评价学生表现时,要体现正面力量和积极因素,这也是新课改倡导的精神。提倡鼓励性评价是现代课堂教学共性认知,在具体操作中,很多教师会陷入盲目性,只知道赞美说好话,这其实不是真正的人文性。学生都喜欢教师的表扬,但学生也有一定判断力,如果教师夸大其词,不讲原则说大话,这无疑会让学生产生质疑,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正动力,还有可能造成评价负面效应。教师在操作点评时,不仅针对学生专业表现,还要对学生以精神鼓励,这对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有重要帮助。
在学习《刷子李》时,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从哪些段落能够看出‘刷子李技艺的奇呢?”学生进行讨论,很快给出答案:“动作奇——悠然摆来摆去,这就是在跳舞;声音奇——清脆、啪啪,这像是演奏;颜色奇——匀匀实实,透亮清爽,不稠不稀,不拖泥带水。”教师给出典型评价:“你能够从几个角度对‘刷子李进行分析,显得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看来你思维缜密,能够掌握回答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四、多元评价结合,实现课堂和谐效度
课堂教学评价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注意评价内质多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在具体操作时,要将学生认知评价和情感评价相结合,要将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收放自如,获得评价效益的最大化。endprint
1.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
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全过程,还要处理好认知评价和情感评价之间的关系。认知评价体现在教师评价的专业性方面,而情感评价则体现在教师评价的人文性方面。如何让这两个维度评价元素和谐统一,形成完善的评价整体,这是教师必须要直面的问题。对学生展开学习引导,要注重认知评价的引导力量;对学生精神鼓励,则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认知评价是评价基础,需要放在最重要位置,是主角;情感评价是手段,要为认知评价做好搭配,做好配角。
2.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
课堂教学呈现动态性,教师展开课堂评价时,还要注意处理好即时性评价和延时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悟性都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其课堂表现也存在不同步性。教师在展开课堂评价时,不仅要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展开即时评价鼓励,也要注意适时运用延时评价,不急于下结论,要注意等待,等待学生的积极进取,利用延时评价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改造,这对于全面提升评价、激发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彩色非洲》时,教师给出思考问题:“我们从课堂中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学习小组代表介绍:“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先概括后分述的手法,首尾有照应,对课题也有呼应;课文过渡非常自然,显得层次分明;课文语言十分优美生动,联想丰富,让人回味无穷。”教师在各个小组都汇报之后给出点评:“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创意和特色,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比对,显得自然而有条理,这对提升学习品质有重要帮助。”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给予学生以即时评价,这是教师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为提升教师即时评价的有效性,教师要对及时评价投放时机、评价形式、评价内容和评价效果等因素展开调研,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促进师生互动,为打造高效和谐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艳兰.浅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J].小学教学参考,2010,(22).
[2]张爱珠.要重视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J].小学教学研究,1999,(05).
[3]江毅华.低年级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 史玉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