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遗憾中蜕变
2016-04-27陈金湘
陈金湘
六年前,网络课盛行,我校的一位教师参加市级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比武活动,执教的是《秦兵马俑》一课。我参与了磨课,回想起来,那时关注更多的是课件的精彩、网页的精美以及板书的精当,文本被打入了“冷宫”。
2011年4月,我上了一节校级教研课,也是《秦兵马俑》。记得当时我痴迷上语文课不姓“议”,姓“读”:一节语文课,与其在那儿“咬文嚼字”,不如让学生“咿咿呀呀”地读。于是,课堂就有了这样的呈现:从读开始,到读结束。可当课后学生完成检测练习反馈上来的时候,我的心凉了半截:应该会写的字空着,该理解的意思是一知半解,在学生们无数“个性化”的作业前,我又一次迷惘了:这节课究竟怎么上?
2015年4月,当我再次执教这节课时,我捧起课本,回到原点,重新审视原本我所熟悉的一切,从原点再出发。于是,我作了这样的思考和实践:
一、 让“一片模糊”变得“清晰可见”
翻开课本目录,五下第四单元共有三篇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练习,分别是《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这是一组说明文。《秦兵马俑》是一篇说明文,翻开《课标》,我关注了两点:一是关于表达方法的要求,浏览《秦兵马俑》一文可以发现,这篇说明文中具有典型的“概括+描写”的段式,这是很值得学生学习的;另一个是关于说明文的要求,既要从文章的结构层面,了解内容梗概,又要了解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这两点是本课所承载的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每一篇文章都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而《秦兵马俑》一文中典型的构段方式,又成了本单元重要的教学资源。
二、 让“指挥者”变成“陪跑者”
师:下面哪个组愿意把“活动二”的学习收获展示给大家?
生:(第×组全部起立)我们先来读一读描写这些秦兵马俑的语句。(挨个地读完第3~9自然段)
生:我建议×××读得再有气势一些,读出将军俑的威武。(说完示范了一句,生又学着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指导的那名学生露出了微笑)
……
生:我特别喜欢——将军俑,我想来读一读。(生投入地读了一遍)
生:我也很喜欢将军俑。可我觉得他还没有完全读出将军俑的“威武”,我想来演一演。(说着便站成了一尊“将军俑”,左手虚握拳头提至腰间,仿佛握剑,双眉紧锁,凝视前方,似在思索当前的战况)
生:(蹭地跃起)书上明明说,“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可他扮演的不是这副神情(用手指了指)。(“将军俑”赶紧“换”了一副神态)
生:我想,他的头应该再抬高一些。课本上说,“……昂首挺胸(读重了些,顿了顿),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将军俑”抬了抬头,学生们都欣赏着眼前这位活灵活现的“将军俑”)
生:在我的印象中,古人握剑都是右手。(“将军俑”不好意思地变换了一下握剑的姿势)
师:是啊,会读书的学生总能把书读“活”,让我们看着这位“将军俑”,一起记着“将军俑”的样子,再把这段话读一读。(齐读)
师:下面还有几种兵马俑,大家学着我们刚才交流的方法,也去体会一下,待会儿请读得最动情,演得最逼真,画得最生动的小组到前面来展示。
……
教完了这节课,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让同学们在活动中经历着心灵与文本的深度体验,有效地实现了教师从“指挥者”到“陪跑者”的角色转变。
1. 有温度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想起几年前的课堂,想得最多的是我在课堂上做什么,可如今思考得最多的是我能陪着学生在课堂上做什么。教师角色的转变才会给课堂带来温度。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们从“积聚”到“爆发”再到“沉思”,步步走来,感受着学习带给他们的丰富而充实的体验。
2. “只见学生,不见老师!”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课改的本质在于改变教师固有的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上的学生,时静时动:自主学习时,课堂里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似乎有一种力量在积聚;交流时,同学们纵情地袒露自己的心声,思维的潮水如脱缰的野马奔涌而出;展示时,学生读得有情,评得精彩,此时的课堂,“只见学生,不见老师”。
3. 让学生从你的课堂里起飞。课堂,何尝不是一座让学生通向未知的桥梁、一块跃身未来的跳板呢?在教学的结尾处,我设置了一个“课外链接”环节,当我谈到法国总统希拉克对秦俑的赞美之词,“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课件呈现)时,不少学生都情不自禁地举起了手:世界上还有哪些奇迹?它们在哪儿?我顺势给他们推荐了一本书:《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它或许能给他们带去更多的神奇和精彩!
三次与《秦兵马俑》一文的接触,让我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一句话:“教学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也许正是这一次次的遗憾,才带来了一次次的蜕变,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蜕变之中,我们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叩响教育这扇“艺术”之门。
(作者单位:南通市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戴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