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对感染科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
2016-04-26孟国燕胡丹
孟国燕 胡丹
重庆市 重庆市梁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405200
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对感染科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
孟国燕 胡丹(通讯作者)
重庆市 重庆市梁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405200
目的:研究并探讨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对感染科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感染科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序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关怀行为评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关怀行为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感染科实习护生带教过程中采用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规范其关怀行为。
感染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带教
感染科主要负责对各类感染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严格的消毒隔离要求,对职业防护的要求也较高,护理工作难度较大,这对感染科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带教质量及护生的关怀能力是感染科带教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本次研究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感染科实习的80名护生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分别采取传统带教模式、人文关怀带教模式,以探讨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对感染科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感染科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序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名),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护生2名、女性护生38名,年龄为18~22(20.17±0.93)岁;观察组有男性护生3名、女性护生37名,年龄为18~23(20.34±1.02)岁。两组护生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此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由经过医院认证带教资格的高年资感染科主管护师担任带教老师,嘱咐护生在实习过程中跟随左右,并向护生传授感染科的护理相关知识和操作注意事项。
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带教模式,自护生进入感染科第1天,由带教老师为护生做好入科介绍,耐心为其介绍感染科的护理工作环境、疾病特点、患者特点等,并为其重点讲解感染科的各种安全注射方法、消毒隔离规范流程、职业防护措施,适时进行操作示范;在排班前,应详细了解护生的个人情况,为存在特殊情况的护生提供方便;严格遴选跟班教师,应选择感染科护理经验丰富、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高年资护士作为跟班教师,由跟班教师对护生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在带教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护生传授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还应关心护生的生活、心理等方面;建立感染科实习护生微信群或QQ群,鼓励护生在群内相互交流,以了解护生的心理动态和需求,根据护生的实际需求对带教计划做出适当调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关怀行为评分,其中,人文关怀能力评估工具为Waston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包括35个正向条目(0~4分)、10个反向条目(-4~0分)总分为-40~140分,得分越高,人文关怀能力越好[2];关怀行为评估工具为关怀行为量表,总分为0~5分,得分越高,表示关怀行为越规范[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关怀行为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关怀行为评分(±s,分)
表1 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关怀行为评分(±s,分)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人文关怀能力 关怀行为对照组(n=40) 78.54±6.95 3.41±0.56观察组(n=40) 87.25±8.17* 4.28±0.75*
3 讨论
感染科作为收治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主要科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工作相对繁琐,且由于护理过程中存在职业暴露危害,其护理工作难度较高,故感染科的实习护生带教工作十分重要,其带教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习护生将来上岗后感染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因此,寻求一种科学的感染科带教模式十分重要。
传统的带教模式以生物医学模式作为基础,其带教过程相对枯燥,淡化了人文关怀理念,导致实习护生的带教效果欠佳,也不利于将来实习护生正式上岗后的护理工作[4]。随着当前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在带教过程中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成为感染科实习带教的重要课题。在这一形势下,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理念,在带教过程中始终贯彻人文精神,通过带教老师的人文关怀行为,可为护生起到示范作用、榜样作用,不仅可有效规范实习护生的关怀行为,还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长远来看,这一带教模式还可使护生在将来正式上岗时更好地给予患者及患者家属人文关怀,提高护理质量[5]。
本次研究中,相比于实施传统带教模式的对照组护生,实施人文关怀带教模式的观察组护生其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关怀行为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对提高感染科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感染科实习护生带教过程中采用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规范其关怀行为。
[1]简平,车小琼,覃德育等.感染科人文关怀带教模式探索与成效[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4):607-609.
[2]曹丽,李玲,吴茜等.人性化关怀在感染科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17-118.
[3]罗德宝,韩亚琴,林莉等.人文教育理论在感染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2):257-258.
[4]刘美满,刘凤荣,白雪梅等.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414-417.
[5]王慧颖,陈亚红,周莹等.护理关怀教育对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33-35.
R-4;G642
A
1672-5018(2016)09-2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