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6-04-26孙佩东
孙佩东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中医院 河北承德 068150
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孙佩东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中医院 河北承德 068150
目的:针对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所起到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择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当中接受治疗的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100名,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骨科护理模式,对实验组则行以循证护理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骨折的愈合效果以及发作并发症的概率,对护理效果做以系统的分析并记录。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明显地好于参照组,呈现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来说效果比较好,能够降低并发症概率,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护理模式;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应用效果
目前我国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群体的比例也在不断地上升,在临床当中老年患者的疾病发病率也不断地上升[1]。骨质疏松症状在临床当中有较高的发作率,患者的骨骼质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变得非常脆弱且容易碎裂,很容易导致患者疼痛、活动受到限制等,加上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弱,很容易滑倒导致骨折[2]。在本文当中将就此种疾病的护理进行探究分析,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当中接受治疗的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100名,其中包括54名男性患者以及46名女性患者,年龄都在65岁到85岁之间,平均数是(70.12±5.23)岁。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50名患者,保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进行对照分析。
1.2 方法
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骨科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协助功能性锻炼以及健康知识指导等。
对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加以行循证护理的模式,首先安排骨科护士长以及资深护士小组,建立起循证护理团队,随后,骨科护理主任针对该团队的成员展开循证护理知识的相关培训,确定循证护理的方式,结合患者实际临床症状所具备的特殊性,辅以护理人员本身的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设计出切实有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按照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承受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另外,在手术之后,叮嘱患者多饮水,避免出现泌尿系统结石症状,并且适当避免发生压疮。
在患者康复离开医院之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保持6个月。同时叮嘱患者每个月进行一次复查。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骨折的愈合效果以及发作并发症的概率,对护理效果做以系统的分析并记录。衡量骨折愈合效果标准如下:(1)痊愈:在手术之后6个月,进行X线检查的时候发现,骨折线消失,且各个关节的功能均恢复;(2)好转:手术之后6个月,行X线检查的时候,骨折线虽然可以见到,但是愈合比较好,且关节功能明显缓解;(3)无效:手术之后6个月,X先检查发现骨折线非常清晰,效果不佳。本文当中,整体有效率为痊愈率和好转率的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针对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所起到的效果展开的探究当中,笔者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对计数资料使用(n,%)来进行表示,并行以卡方进行检验。本文认为P<0.05的情况为存在明显的差异。
2 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明显地好于参照组,呈现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具体如下表(表1、2):
表1 100名老年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对照表(例数/%)
表2 100名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概率的对照表(例数/%)
3 讨论
在本次针对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所起到的效果展开的探究当中,行以不同的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明显地好于参照组:(1)骨折愈合效果:实验组94%,参照组76%;(2)不良反应概率:实验组4%,参照组22%。两组数据分别进行对比,均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说明,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来说效果比较好,能够降低并发症概率。这一研究成果也在刘桂香[3]的著作当中得到了证实,说明真实可靠。
循证护理能够令患者的身心健康都进入到最适合治疗的状态当中,令患者能够尽快康复,还能够增进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提升满意程度,提升治疗的依从性[4]。
从整体上来看,老年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属于是临床当中比较常见且比较多见的骨科疾病,它拥有较低的愈合率以及较长的恢复时间等,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以及身心健康都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在治疗的过程当中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导致老年患者的恢复也更加缓慢,护理工作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实行循证护理的过程当中,作为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地掌握护理工作当中的细节,提升护理质量的水平。
结语:
综上所说,在临床当中,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来说效果比较好,能够降低并发症概率,安全有效,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1]杨霖丹,吴金凤,吴振婵.两种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2011,02(09):131-132.
[2]崔颖,王涛.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5(19):135-137.
[3]刘桂香.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09):255-256.
[4]孙卫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7(12):199-200.
R473.6
A
1672-5018(2016)09-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