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6-04-26沈萍
沈萍
贵州省思南县许家坝镇卫生院 贵州思南 565107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沈萍
贵州省思南县许家坝镇卫生院 贵州思南 565107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病例6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一般手术护理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予以比较分析,对护理措施进行评价探讨。结果:通过比较分析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护理;护理干预
目前在临床上所说的急性胆管炎是一种胆道系统的急性炎症,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经常会在胆道梗阻的基础上发病。若是胆道梗阻没有予以及时的解除,病情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会导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发生。因此使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尽快解除梗阻、促进疾病好转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做好护理工作。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的目的,我们将所抽取的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给予一般手术护理和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护理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下为本次研究的结果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接受调查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收治的患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病例,共 60例,并被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有男19例以及有女11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29~7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在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有男17例以及有女13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在32~76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6岁左右。以上所统计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均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分析中予以应用。
1.2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病例 58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一组作为对照组对其予以一般手术护理;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我们认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通过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的并发症。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预后以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3 讨论
对患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所采取的主要的护理措施为:①一般护理。及时建立两条通畅的静脉通路,对血容量予以快速补充,对微循环进行改善,对患者给予氧气吸入,对机体缺氧进行纠正,并对体内酸性产物堆积进行防止,合理使用碱性药物,对酸碱平衡紊乱予以纠正;在治疗过程中对血气分析指标进行监测,做到在进行观察的同时对方案进行调解。纠正酸中毒后会发生血钙降低的现象,有时患者还会发生手足抽搐的症状,若是有必要应对患者给予葡萄糖酸钙补充从而对症状进行控制。对于年龄较大或者是患有心肺疾病的患者而言,对补液的量以及速度要予以必要的控制,避免心力衰竭以及肺水肿症状的发生;若是患者表现出烦躁或者是兴奋,手足湿冷、面色苍白、尿量减少脉搏增快、呼吸过快、过深则表明患者发生了休克,是无氧代谢而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1]。② 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液体出入量, 同时应进行认真记录, 从而为补液治疗提供依据。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认真观察患者切口部位是否有胆汁外溢、渗血等现象发生, 且要认真对患者的大便形状进行观察, 了解患者大便是否有隐血、柏油样便等现象发生, 同时认真观察患者是否有休克现象发生, 若有异常现象发生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 并且协助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2]。③ 引流管护理 多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在行胆总管探查术或切开取石术治疗时均须放置引流管。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引流管护理的重视, 认真对引流管进行消毒清洁, 且要认真观察引流管是否有扭曲、折叠、脱出等现象发生, 并要认真观察引流管周围是否有胆汁渗出现象发生, 确保引流管通畅;同时还应确保引流口周围皮肤干燥卫生, 且应利用酒精对该处皮肤进行擦拭, 一旦有引流管不畅现象发生应及时查找原因, 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若有引流管渗漏现象发生则应及时对引流管进行更换;另外, 护理人员还应认真对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引流量等进行观察及记录, 若有引流液异常现象发生则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④饮食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禁食,若是24h后病情得到好转,其生命体征基本得到稳定,胃肠道已经通畅,可以给予患者少量、流质、温热、容易消化的食物,等到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可以对患者定时定量进食低脂、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进行必要的指导,尽量做到少量多餐,对生冷、辛辣等一些刺激性食物予以避免食用,并且还要要求患者禁烟、酒、浓茶以及咖啡等[3]。⑤ 维持有效呼吸 护理人员应认真对患者的呼吸速度、频率等进行观察, 且要定期对患者的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及分析, 从而及时掌握患者的呼吸功能变化情况, 并以检测结果为依据选择最佳给氧方式, 从而确保机体组织氧供应充足。
综上所述,对患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能够通过精心的护理使患者的预后情况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1]孟令.成人修复正畸矫正的临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15):209-210
[2]马志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0):104-105
[3]索晓辉.老年患者便秘的临床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7(22):195-195
R473.6
A
1672-5018(2016)09-2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