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点式选课走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4-25张婷
张婷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江苏省教育改革的推进,“选课走班教学”成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分点式选课走班”就是在原来“选课走班教学”的基础上,根据高中课程具有“模块化、多样化、层次化、弹性化”的特点,制定的新的教学模式。
本文通过对高三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选课走班”在具体教学中的情况。在研究问卷所得的数据和访谈素材的基础上,分析该模式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提出相应对策。
一、“分点式选课走班”的模式介绍
(一)“分点式选课走班”的主要模式
1. “分点式”全新教学模式的设置
传统的“选课走班”,是分层教学,按照学生的能力,分为几个等级,让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前往等级教室学习。然而本校这次走课不仅采用分层,还进行了分点。
分点就是将高考的考点分为几个模块,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级中,找寻模块学习。
以语文教学为例子,依照高考考点,分为语言表达、古文、诗歌阅读、小说、散文和作文几个模块,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模块教学,备课组长利用教师行政班级的课余时间安排课表,一周一次。
教学回顾:笔者在行政班级复习课上,讲解诗歌鉴赏中的人物形象,班级T同学对该部分知识已经熟练掌握,不需要按照传统进度复习这部分内容,然而T同学作文比较薄弱,特别是议论文的写作。此时语文的固定教室(中级教室)正好是本学科讲授议论文水平比较高的教师轮值,T同学即可离开本班教室,前往固定教室,进行作文写作的提高学习。
2.设置三种类型的教室,实施分层教学
按照学科设置固定的走班教室,相应学科教师,按照课表上课,即教师除了完成行政班的教学外,还要负责走课学生的学习。同时开放提优和补弱的专项教室,补弱教师是各班教师,针对自己班的边缘生开展的活动,提优教室的教师固定,提优的学生可以随意流动,可以选择任何层次(甚至是补弱)的教室进行学习。
3.保持原有行政班级,便于教学管理
“选课走班制”必然会出现行政班与教学班共存的局面,教学班极大地削弱了行政班的教学功能,而班集体的建设往往依附于班级教学,从而导致行政班教育功能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行政班班级管理的难度。
然而本校的这次分点走班,保留原有行政班级,班主任依然负责班级管理,教师仍按照课表在课堂上课。在行政班上课的学生,如果有模块方面学习需求的学生可以离开班级走课,其他无需求的学生仍在教室听本班教师讲授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离开本班,教师要登记,到了分点教室后需要签名,每天晚自习年级有专人负责检查学生的出勤,防止出现逃课现象。
(二)“分点式选课走班”的成果
本年级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本科上线率达90%以上,理科一人排名全省第8,文科一个排名全省第5,理科全市前十中,理科占六席,文科前十二名,占九席,很多中考不理想的学生,甚至进到学校前50, 笔者所在的学校探索出“选课走班”的新模式,为今后“选课走班”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二、分析“分点式选课走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走班制教学中,学生能相对自由地课堂选择,所在的学校,从对他们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了“分点式选课走班”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选班走课,盲目跟从
年级进行分点、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成绩有所发展。学生对层级的了解,往往是根据自己前期考试成绩,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很多学生继续跟风留在人数最多的中等层级学习,即使成绩提高,也不敢前往高层级学习。有些学生甚至会不顾自身特点,为了面子盲目追随高层级。
造成这部分原因主要是“分点式走班”教学方式起步太晚,部分学生无法清醒地定位自己,使得自己的选班仅是盲目跟从。
2.学生缺少系统化复习
因为选课走班的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师,教授过程容易缺少教学的延续性,学生的发展提高缓慢。
以高考现代文阅读为例,高考主要考查小说和散文两个题材,这两类题材是有交叉,然而在复习中,是有区分的。学生进行选班后,复习缺少针对性,而且容易混乱。
教学回顾:以2014年江苏现代文阅读《安娜之死》为例,其中第二题问: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参考答案:特点:既是客观描写,又体现出安娜主观感受。作用:从侧面写出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
然而学生给出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差甚远,对环境描写的作用没有灵活使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中有一项是环境描写对主要人物的刻画。
学生学习过程的不灵活,迁移性较弱,这是与选课走班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对自身的系统化复习预计不足。
3.教师师资不足,工作量过大,影响效率
目前学校教师基本都是两个行政班的工作量,开展分层、分点教学后,教师除了完成行政班的教学,还要完成专业教室的教学,教学任务变大。走班教师只能完成基本教学,对学生的课后基本无法延展,无暇顾及。这使得教学效率变低,那些得不到及时辅导的学生有了负面情绪。
其次,教师备课量提高,除了完成教学的基本教学内容,还需要针对走课班级的教学,重新进行分层、分点备课,备课任务加重,加上高三繁重的课业负担,老师处于十分疲倦的状态,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教学镜头:有次在走班教室,有个学生询问一篇比较生僻的诗歌,史达祖的《双双燕》,全词没有一字提及“燕”,所以给学生讲解是需要提前准备时间的。面对学生的提问,老师一时没能给出满意的答案。后来经过备课和资料查询,了解是一首倍受后人推崇的咏物杰作,全词虽然没有一字提及“燕”,但又没有一句不是在写“燕”。同时其词作中也反映出了南宋腐朽的一面,如“柳昏花暝”,暗指达官贵人苟安奢侈的生活。
教师对已经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比较了解,然而面对学生的时候,有些具体问题会让教师措手不及。
三、探寻 “分点式走班选课”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引导学生合理、有序走班
1.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意识
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如何提升学生在选课过程中的判断力和自主性,这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如学生的成绩判断,学生的成绩每次的弱项模块未必是统一的,他想选择这一模块,后来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水平还可以。学生自主发展的情况,既是学生要探索的,也是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去探索的。
2.为学生提供个人学习规划表
出发点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专属课堂,这是从课堂的角度来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这是从成长的角度来讲。
目前,学校、教师、家长就是要探索如何让高端学生得以解放,低端的学生得以解决,中端的学生又不放松的教学模式。
在不打乱原来教学行政班的前提下,我们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进行统计,为每一个学生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创立评估体系,促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层级和模块中获得发展,因材施教,为他们制定一份学习规划表。
3.分点、分层考试
分点、分层教学使得千差万别的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摆脱了过去听不懂、学不会的状态,身心受到极大的鼓舞。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必然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良性循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学生遭遇不分层考试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打击,这种打击甚至是致命的。
大量的事例证明,在学习中多次经历挫折的学生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分点、分层教学就是让他们重新培养自信。然而分层考试也有弊端,会导致学生成绩普遍偏高,容易给人全是优秀生的错觉。所以在试卷难易度把握上,要有一定的分寸,既不破坏学生的积极性,又要顾及高考知识点难易度的分配。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实施有效的分点、分层考试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将学生的学习转向积极向上的方向。
(二)人文关怀,改善教师的教学环境
1.创设良好环境,减少教师压力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丰富,他们更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然而在“走课”中,由于备课量大,教学任务繁重,高三考试频繁,教师工作压力大,有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对工作的激情有时候会丧失殆尽。因此,学校要改善教师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工作环境,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笔者的学校为教师准备了乒乓球室、健身房,室内羽毛球馆、篮球馆。现在教师见面不仅聊课堂、课本那点事,球艺技法、运动经验也成了茶余饭后的主要谈资。同时学校也为教师们准备书吧,为教师们提供更为独立的活动空间,可以安静备课,调节情绪。与此同时,书吧还准备了各种饮品、甜品,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购买观赏鱼,为清新的环境再增添一丝悦动。
2.建立教师奖励补偿机制,提高教学积极性
补偿机制指的是在补偿这一经济活动中,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的过程和方式。对参与走班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补偿,激励教师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一是学校或者年级应增设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用于补偿教师在走课过程中增加的工作量;二是在职称评定、评优、晋升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应该给予参与“走班”教师享有更多优先权;三是根据走班教师的实际需要,为教师充分考虑到教师是否有家庭负担、子女上学等问题,协助解决;四是增加教师的福利,如在生日时收到学校的祝福等。
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关于教书育人的事业,也关乎学校的和谐发展。学校应为老师们尽可能多地提供生活保障,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提高教学的积极性,为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温暖的精神动力。
3.改变教学方法,重视教师培训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他之所以撰写《大教学论》,其“主要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在走班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积极地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不能只是做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运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这样只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要充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特别是在新模式下,教师应改变过去形式、方法比较单一的高三教学方式,在新的模式下有效开展教学。学校要充分利用模块教学的高效优势,对教师集中培训,不仅做学科培训,更是转向模块的培训。培训要拉开档次,象分层教学一样,对教师也要进行分点、分层培训,切实调高教师的素质,保障教育教学的高效运行。
(三)完善政策让“分点走班”有效开展
1.建立长效的管理制度
在“分点走班”教学的过程中,建立长效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公布选课教学班、学生名单、任课教师名单、上课地点、课程安排表。要求行政班班主任加强走班的纪律教育,强调注意事项。
制定有效的分点、分层的标准。在指导选课阶段,开学前在班主任和导师共同指导下,学生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合理选择课程,填报《分点、分层模块课程选课表》。三年的学习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在每个学段,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选课教室或学习模块,为学生制定更有效的学习计划。
2.增加教学资源,教师明确分工
由于“走班制”属流动式上课,教师授课结束后,学生又返回行政班,再加上不同层次班任课教师也不同,因此,很难安排某位教师到行政班辅导。所以增加教师资源,将有些教师的课安排在课外,增加课外辅导教师的数量,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占有教学资源。
学校如果要提升“分点走班”的效率,除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外,还需要为教师的提供更制定专业的教室、实验室。在编排教师课表时,要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根据学生的选课结果,学校合理安排教学班,并确定导师制,以便于走班的教学和管理。导师制原则上只管理参与分点走课的出勤情况和分班时的指导,一般不参与正常的教学,但是可以参与课外辅导,这样既加强了管理上的力度又节省了教学资源。
“分点式走班教学”是现实高效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这一方法尊重学生差异,让学生在更加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中自主选择,找到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平台。可以说,素质教育的大环境是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成长的沃土,课程的变革是教学组织形式发生变革的根本推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