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与风筝
2016-04-25白化文
白化文
一
纸鸢与风筝,当代人可能看成是一雅一俗的一对同义词。可是,起码在唐代,它们可是两种事物。这一点古代人早已明白,因而在许多辞典中常把“风筝”列作两个义项。如《汉语大词典》所载即是:
①玩具,通常以竹篾为骨架,糊以纸、绢而成。用长线系之,能乘风高飞。明陈沂《询刍录》:“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汉李业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呼风筝。”
②悬挂在殿阁塔檐下的金属片,风起作声。又称“铁马”。唐李白《登瓦官阁》诗:“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明杨慎《升庵诗话·风筝诗》:“古人殿阁檐棱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谐宫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据我们见到的现有资料,直到五代前后,纸鸢是纸鸢,也称作“风鸢”。这是见于《新唐书·藩镇列传·田悦传》的:“〔张〕伾急,以纸为风鸢,高百馀丈,过〔田〕悦营上。悦使善射者射之,不能及。〔马〕燧营噪迎之,得书,言:‘三日不解,临洺士且为悦食。”按,前引陈沂《询刍录》说,五代李业在宫中作纸鸢以为戏,这是见于《新五代史》卷30,没有说纸鸢始于李业。而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卷22“辩证类”中“纸鸢”条却考证说:“纸鸢本五代汉隐帝与李业所造。”远了不说,即使证以上引《新唐书》此条,亦足见其误。再说,唐代有两篇著名的《纸鸢赋》,一篇是杨誉所写,见载于《全唐文》卷154;还有一篇是唐荣所写,见载于《全唐文》卷953。只要一读便知,唐代流行纸鸢,纸鸢的出现却肯定早于唐代。文繁不录,请读者自行寻检可也。
然而,唐五代人诗文中说到的“风筝”,可全是“檐铃”,或说是“风铃”“风铎”的。引诗为证:
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遥城传漏箭,乡寺响风铃。”(《元稹集》卷13)
白居易《游悟真寺》:“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白居易集笺校》卷6)
证明寺院中,特别是寺院的塔上悬挂风铃。至今如此。至于宫殿建筑,包括殿堂甚至帷帐,也时兴悬挂风铃,而且戛金琢玉,有踵事增华之势,李商隐《齐宫词》:“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者是也。
写作“风筝”的则更多,除前引李白诗句外,下面再引几例:
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全唐诗》卷224)
元稹《连昌宫词》:“鸟啄风筝碎珠玉。”(《全唐诗》卷419)这一句影响深远,后来人经常以“鸟啄风筝”来形容风铃的声音。
李商隐《燕台四首·秋》:“西楼一夜风筝急。”(《全唐诗》卷541)此句影响亦颇深远,后来的文人写作,写到夜间的“风筝”,就大多指的是风铃了。
还有那司空曙的《风筝》:“高风吹玉柱,万籁忽齐飘。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松泉鹿门夜,笙鹤洛滨朝。坐与真僧听,支颐向寂寥。”(《全唐诗》卷292)更有那鲍溶的《风筝》:“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彩弦非触指,锦瑟忽闻风。雁柱虚连势,鸾歌且坠空。夜和霜击磬,晴引凤归桐。幽咽谁生怨,清泠自匪躬。秦姬收宝匣,搔首不成功。”(《全唐诗》卷487)以上两首诗合观,似乎指的都是挂成一串的檐铃,而且是经过工匠与乐师合作制成,风吹时能发出某种简单的乐声的。所以,“风筝”不是简单的檐铃,是特制的能发出乐声的檐铃。
再看看两篇写佛寺的文章:
申屠液《虢国公杨花台铭》:“风筝逸韵,飞妙响于天宫;花雨依微,洒香尘于世界。”《全唐文》卷329)
杨知新《福田寺三门记》:“挂风筝而动韵,禀律吕与天籁之齐音。”(《全唐文》卷804)
可见,当时佛寺中的较大型的建筑,都要挂檐铃的。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1“风筝诗”条(《历代诗话续编》本):“古人殿阁檐棱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谐宫商。元微之诗:‘为啄风筝碎珠玉。高骈有《夜听风筝》诗云:‘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僧齐己有《风琴引》云:‘按吴丝,雕楚竹,高托天风拂为曲。一一宫商在素空,鸾鸣凤语翘梧桐。夜深天碧松风多,孤窗寒梦惊流波。愁魂傍枕不肯去,翻疑住处邻湘娥。金风声尽薰风发,冷泛虚堂韵难歇。常恐听多耳渐烦,清音不绝知音绝。王半山有《风琴》诗云:‘风铁相敲固可鸣,朔兵行夜响行营。如何清世容高枕,翻作幽窗枕上声。此乃檐下铁马也,今名纸鸢曰风筝,亦非也。”这段考证颇为有名,迭经引用。杨慎说他引用的诗中所指“风琴、风筝”全是“檐下铁马”,这是对的。但是他没有与时俱进,否认宋代以下的风筝又是纸鸢的别名,则有点泥古不化了!
我们读唐五代以后的诗文,需要注意的正是:写“纸鸢”就是纸鸢,最多写作“纸鹞”,也不至于误会。写作“风筝”可就得注意了。写地方民俗的,特别是民歌创作,风筝就是纸鸢的通俗称呼。吟诗填词的,大部分是把风筝当作纸鸢的;个别的人有时会显示自己的博学,在写到檐铃时,以“风筝”来借代,初学者千万要留心。下举五代毛熙震的词和两位清代女史作的词,以为代表,并借资比较:
五代毛熙震【菩萨蛮】(《花间集》卷10):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
清白铭【月下笛(本意,和周清真韵)】:
霜杵敲寒,风筝戛梦,金波悬璧。空帘凄抑。隔院何人吹笛。按伊凉、初换氐州,似啼如诉凭谁识。有茵于仙管,绿珠遗调,动人胸臆。 月明似水,听梅花飞尽,画阑频拍。换徵移商,何似哀弦园客。正砌蛩、宿鸟伤心,又嫠妇孤臣泪滴。恨微茫,最是远归一曲,声未息。(《倚声初集》)
清孙自仪【华胥引(咏闺人午睡)】:
银屏昼敞,画阁风清,帘花射影。眼底眉头,无端心事谁承领。绣床人倦难扶,怯被池孤冷。翠枕支痕,不禁凄凉重省。 好梦谁惊,恰渐到、樱桃佳境。风筝鸟啄,碎语被他催醒。又是钿松鬓,朦胧重整。银鸭香消,再添几炷兰饼。 (《倚声初集》)
毛熙震清楚地写出,“高楼”上悬挂有檐铃,夜静无风,风筝的声音阒寂。两位女史熟读唐代诗文,故而摇笔即来。于此可见,宋代以后用“风筝”表示“檐铃”者,一定是饱学文士,嗜古成癖,一般的人就不往那儿想啦!
二
这一节介绍自宋代以下纸鸢即风筝在人们生活中的活动场面。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3记载,都城杭州自正月“灯节”后至清明节前后的春游热闹场面,那是以断桥边赛纸鸢作结束的:
都城自过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至禁烟为最盛。龙舟十馀,彩旗叠鼓,交舞曼衍,粲如织锦。内有曾经宣唤者,则锦衣花帽,以自别于众。京尹为立赏格,竞渡争标。内珰贵客,赏犒无算。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歌欢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其盛可以想见。若游之次第,则先南而后北,至午则尽入西泠桥里湖,其外几无一舸矣。弁阳老人有词云:“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盖纪实也。既而小泊断桥,千舫骈聚,歌管喧奏,粉黛罗列,最为繁盛。桥上少年郎,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翦截,以线绝者为负,此虽小技,亦有专门。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11:
风筝盛于清明,其声在弓,其力在尾,大者方丈,尾长有至二三丈者。式多长方,呼为“板门”,馀以螃蟹、蜈蚣、蝴蝶、蜻蜓、福字、寿字为多。次之陈妙常、僧尼会、老驼少、楚霸王及欢天喜地、天下太平之属,巧极人工。晚或系灯于尾,多至连三连五。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风筝”条:
儿童玩好亦有关于时令。京师十月以后,则有风筝、毽儿等物。风筝即纸鸢,缚竹为骨,以纸糊之,制成仙鹤、孔雀、沙雁、飞虎之类,绘画极工。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有带风琴锣鼓者,更抑扬可听,故谓之风筝也。
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1“九日广州琼州风俗”条:
九日载花糕、茱萸酒。登五层楼双塔,放响弓鹞,重阳登高放风鸢。又载,风鸢之戏,广州则以重阳,琼州则以五月,南风盛时,截竹捆布续藤为绳放之,声闻数里。鸢制大可十倍,其说洵然。但余于秋时在琼,春时在广,亦见有放纸鸢者,惟与吴中止嬉春月,风候为特异耳。
限于篇幅,只可引以上几条资料。可以看出:一、春秋两季是放风筝的黄金季节。二、风筝的种类繁多,人们放起来在空中争奇斗胜。三、带声响的风筝颇多,还有带灯彩等等在晚上或特定场合放飞的。
笔者阅览所见,描写放风筝的全过程十分生动有趣的,首推《红楼梦》第70回: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唬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断了绳,拿下他来。”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学小气了。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紫鹃听了,赶着命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钗笑道:“果然。”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大家都仰面而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一时丫鬟们又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来,顽了一回。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剌剌响,登时籰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气了。那一年不放几个子,今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登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众人皆仰面睃眼说:“有趣,有趣。”宝玉道:“可惜不知落在那里去了。若落在有人烟处,被小孩子得了还好,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他寂寞。想起来把我这个放去,教他两个作伴儿罢。”于是也用剪子剪断,照先放去。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众人拍手哄然一笑,说:“倒有趣,可不知那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黛玉说:“我的风筝也放去了,我也乏了,我也要歇歇去了。”宝钗说:“且等我们放了去,大家好散。”说着,看姊妹都放去了,大家方散。黛玉回房歪着养乏。
其中讲到放风筝的一般情景,我们暂且不提。只说两条。一条是“一时,丫鬟们又都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来,顽了一回”。一般的注释或辞书,对“送饭的”的解释都差不多,试举《汉语大词典》第10册811页的解释为例:“放风筝的一种附加物。风筝升空后,将附加物挂在线上,随风鼓起,沿线而上。有的附有爆竹,有的附有彩饰。”用例就是《红楼梦》中这一段。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据我儿时所见,“送饭的”大别为两类。一类是爆竹,又可分为独响和一连串的鞭两种。药捻子得长而禁点,也就是说别在半途灭了,那就在捻子里多加点药,在空中还有闪亮效果呢。独响,特别是二踢脚,最难放,放不好,如天上掉炸弹,伤人惹官司。放好了,则如飞机往天上放高射导弹,众人喝彩。但这两项都是险活儿,一般由大户人家专门雇来的“把势”来干。书中记录的外面飞来的“玲珑喜字带响鞭”便是代表,这句话也从侧面点明:大观园里放的不是带火药响的。还有一类是小纸匣子,内装许多五彩小纸片,待风筝已达高空,顺着线把纸匣子拽上去,到头后,再一拉手头的小线头(也有到高空顶点时能自动打开的),纸匣子打开,这就是送的“饭”了。爆竹炸裂后分散的许多小纸片也起同样效果,全是“饭”,但彩色略逊。我估计那些丫鬟拿来的全是样式不同的小纸匣子,里面装的不过是五彩纸片,不会放响鞭,更不能放炮——二踢脚以至“盒子”(在空中爆裂后能放出种种灯彩)之类。
另一条是风筝线在高空互相“绞”。贾府是大户人家,在自家园子里放,若是豪门子弟外加“打哄”的,在野外放,绞在一起,彼此争胜,败者常常不服,很容易打起来。那个带响鞭的风筝,定有把势把场,豪奴更少不了,最后可能以群殴结局。大观园里的人,特别是小姐和丫鬟们,可是不懂那些事的啦。
三
明清民歌小调中有关风筝的词儿不少。其中,把情郎等类人物比作“断线风筝”一去不返者颇多,似乎形成老套。今姑引其不太落俗套的两首,尝鼎一脔:
风 筝
风筝儿,要紧是千尺线,忒轻薄,忒飘荡,(不怕你)走上天,一丝丝,一段段,(拿住你在)身边缠,不是我不放手,(放手时你就)一去不回还,听着了你的风声也,(我自会凑你的)高低和近远。
游 春
姐儿无事去游春,手拿着红纸糊的哪吒闹海大风筝,上挂着红灯,上挂着红灯,郎问姐儿你往那里去,先到平山堂,大佛寺,八大景,大红桥,看看清,散散心,再放风筝,再放风筝,又来到万松林,又过了接驾亭,远远望见游湖的船,尽都是俏郎君,尽都是俏郎君,弹的是琵琶筝,弦子共月琴,唱的是寄生草,劈破玉,满江红,剪剪花儿甚是精,引动奴的情,(哎哟)不愿回程。
这两首,现在都可在《明清民歌时调集》中找到。这类书籍还有《挂枝儿》等,所载有关风筝的内容不少,请读者自行查阅。附带说一句:明清小说戏曲等材料中,以“断线风筝”作比喻者常见,不赘引。
(选自《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