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支农水平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2016-04-25李卫华
李卫华
摘 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关于金融支农水平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从金融支农水平与农民增收的互动关系、我国金融支农对农业收入增长的有效性、金融支农水平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我国金融支农效率的测度及改进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分析,使我们对我国农村经济问题形成一定的认识,希望对我国金融支农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金融支农;区域差异;改进策略
一、 金融支农水平与农民增收的互动关系
在我国,农业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农民增收问题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要弄清金融支农水平与农民增收的关系,需要我们深入农村实际研究,并通过处理好金融支农水平与农民增收的互动关系,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使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要处理好二者的互动关系,需要我们借鉴国外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具体分析,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路子。要改变目前农村的这种现状,必须完善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农民对金融的认识,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农民对金融支农的认知度。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存款、农村保险与农民收入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乡镇企业贷款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使农民真正受益,他们才会利用金融支持发展农业,这样金融支农的相关政策措施也会得到农民的支持。
二、 分析我国金融支农对农业收入增长的有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改革逐步深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让农民对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农业模式跟不上发展形势,从某种意义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在目前这个阶段来看,我们要增强金融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的判断,得出一个适合农业、农民发展的新型之路。
影响农户增收的因素有很多,不论是国家政策方面的有关决定,还是农户本身的相关问题,都要寻求一种平衡的态势。我们怎样才能找到金融与农业之间的一种关系?怎样寻求一种更好的金融政策解决农民增收的相关问题?金融的发展是否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有专家提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金融的发展对农民的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会造成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农民的收入反而得到降低。因为大量的农民手中的资金都流入到城市消费当中,不会反哺到农业生产当中去。我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我们应该按照地域、经济发展程度、人口等方面的不同来研究各地的收入结构差距,并得出相关结论,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为农民的增收问题作出一定的解释。
三、 金融支农水平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
(一)区域差异影响下农村金融因素识别
当然了,各地区的农村金融问题也是不同的,我们要研究区域差异影响下农村金融因素的相关问题。城市发展越好,经济水平也越高,城市金融功能也就越完善。农村也是如此,在越发达的农村地区,金融功能就越好。我国农村金融的相关组织结构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从各区域的农村金融的规模、功能、人员素质以及相关政策的执行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提升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他们金融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技能。
(二)区域经济不稳定特征
由于各地的农业基础水平不同、农村金融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对区域经济不稳定特征的研究尤为重要。怎样探索区域经济不稳定特征?需要我们扩大调查范围,把我国中部、西部、东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农村金融的相关差异性调查清楚。由此得出,区域经济不稳定特征主要包括两个特征:一是各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差距仍然在不断地加大。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依然迅猛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而较差的地区依然得不到发展。二是各地的人员素质水平不同,人们的金融意识有着明显的差别。教育水平越高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越好,经济发展越贫穷的地区,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教育水平的高低与金融发展的高低存在着同样的关系。
(三)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
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价格排斥,另一个是营销排斥。农村经济市场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战场,由于农村普遍消费水平不高,商品价格是农民购物时非常看重的一个原则。如果价格高的话,农民消费不起,金融排斥自然就显现出来了。还有就是农村的营销一般都是农民体验过后消费的,口耳相传,如果一个品牌不能被农民们所接受的话,那么在该地区就很难推广。但是影响农村金融排斥的因素还有很多,对于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研究不能就一方面而谈,要深入具体的探讨。我认为需要运用多重金融政策来改善区域差异这一问题,促进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农村市场排斥区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得到良性循环,从大方面来讲,会导致整个经济的不稳定性。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我国把拉动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使农村市场产生了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价值。所以我们要逐步消除农村区域排斥的差距,使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
四、 我国金融支农效率的测度及改进策略
从我国金融支农效率的测度来看,东部、中部、西部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由于西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它的金融支农效率改进速度很慢,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讲,西部地区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国家的相关经济、政治政策倾斜。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教育问题,引进优秀的专业性人才,特别是引导大学生进入农村地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使得农民对金融支农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东部由于经济环境良好,金融支农效率很高,但相对于西部来说发展空间不大,而且有递减的趋势,需要金融支农的方式和手段上有所创新。
对于以上问题,我想提出四个解决方法:一是重视教育。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只有农业从业人员提高了素质,农民提高了经济水平,金融支农问题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要促进农村的教育问题,不仅仅从娃娃做起,还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免费为农民提供经济的相关知识,并且为他们解读相关政策,使他们认识到国家对于他们的重视。二是优化就业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优秀的劳动力留在家乡,让他们安心于扎根农村,为农村经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丁志国、张洋、高启然.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因素识别[J].中国农村经济, 2014年(03):14—17.
[2] 国晓丽.金融支农水平与农民增收互动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年(08):45—48.
[3] 鲁强.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J].金融论坛, 2014年(01):78—81.
[4] 杨德勇、陈妍、辛士波.区域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08):67—71.